有范 >古诗 >送四镇薛侍御东归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岑参
2025-07-28

送四镇薛侍御东归

唐代  岑参  

送别  思乡  愁苦  

相送泪沾衣,天涯独未归。
将军初得罪,门客复何依?
梦去湖山阔,书停陇雁稀。
园林幸接近,一为到柴扉。

送四镇薛侍御东归作者简介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1-2] 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送四镇薛侍御东归翻译及注释

翻译
我送你东归,相别之时,泪水沾湿了衣襟戍守天涯的人只我一个没有回归。
封将军兵败被削官,我又将依靠谁呢?
梦里来到一片湖水山光十分开阔之处,家书写好了,却难觅凭寄的大雁。
幸好你我两家庭院邻近,你如今回去正好顺路帮我捎份家书。

注释
⑴四镇:即安西四镇:龟兹、焉耆、于阗、疏勒。薛侍御:生平不详。
⑵门客:僚属,此处为诗人自指。
⑶书:书信。陇雁:飞越陇山传递家书的大雁。相传大雁善传书信。典出《汉书·苏武传》。
⑷柴扉:柴门,这是岑参自指己家。

送四镇薛侍御东归赏析

  这首诗作于公元755年(天宝十四年)或756年(天宝十五年),封常清兵败削官之后,诗人感到更加孤单,无所依靠,因而诗中多漂泊之意。

  当时,安史之乱初起,天下为之骚动,边塞也不得安宁。在此人心惶惶之际,久居塞外的诗人自然黯然神伤,更兼送友东归,孑然自处,因此说“相送泪沾衣,天涯独未归”。诗人供职封常清幕府颇见任用,可是如今封常清兵败洛阳,被削去官职,诗人不由有物伤其类、痛失知己之感,故曰“将军初得罪,门客复何依”,觉得无所依傍,孤单伶仃。“梦去湖山阔,书停陇雁稀。”意即路途遥远,信息难通,愁郁之情无可排遣。“园林幸接近,一为到柴扉”两句是诗人强自安慰之语,实则是心伤故人远去后,自己将更加孤独,思乡之情将更加浓烈。全诗言辞凝滞,愁肠百结。读来感人肺腑,令人满目凄然。

送四镇薛侍御东归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sì zhèn xuē shì yù dōng guī
送四镇薛侍御东归

xiāng sòng lèi zhān yī, tiān yá dú wèi guī.
相送泪沾衣,天涯独未归。
jiāng jūn chū dé zuì, mén kè fù hé yī?
将军初得罪,门客复何依?
mèng qù hú shān kuò, shū tíng lǒng yàn xī.
梦去湖山阔,书停陇雁稀。
yuán lín xìng jiē jìn, yī wèi dào chái fēi.
园林幸接近,一为到柴扉。


相关内容:

送萧十八与房侍御回还

咏琉璃

对雪醉后赠王历阳

萼岭四望

寻阳七郎中宅即事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姑孰十咏·谢公宅
    青山日将暝,寂寞谢公宅。竹里无人声,池中虚月白。荒庭衰草遍,废井苍苔积。惟有清风闲,时时起......
  • 故武卫将军挽歌三首
    严警当寒夜,前军落大星。壮夫思感决,哀诏惜精灵。王者今无战,书生已勒铭。封侯意疏阔,编简为......
  • 游琅琊山寺
    受命恤人隐,兹游久未遑。鸣驺响幽涧,前旌耀崇冈。青冥台砌寒,绿缛草木香。填壑跻花界,叠石构......
  • 越王楼歌(太宗子越王贞为绵州刺史,作台于州城西北)
    绵州州府何磊落,显庆年中越王作。孤城西北起高楼,碧瓦朱甍照城郭。楼下长江百丈清,山头落日半......
  • 观胡人吹笛
    胡人吹玉笛,一半是秦声。十月吴山晓,梅花落敬亭。愁闻出塞曲,泪满逐臣缨。却望长安道,空怀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