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送苏伯益提干代还侍下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曾几
2025-07-17

送苏伯益提干代还侍下

宋代  曾几  

幕下官曹寄玉溪,溪边野老借光辉。
齧毡校尉冲寒去,扇枕郎君触热归。
大父正携灵寿杖,尊公更著老莱衣。
赠行未说功名事,此事如公世上稀。

送苏伯益提干代还侍下作者简介

曾几(1085--1166)中国南宋诗人。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送苏伯益提干代还侍下翻译及注释

《送苏伯益提干代还侍下》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曾几。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幕下官曹寄玉溪,
溪边野老借光辉。
齧毡校尉冲寒去,
扇枕郎君触热归。
大父正携灵寿杖,
尊公更著老莱衣。
赠行未说功名事,
此事如公世上稀。

诗意:
这首诗词是曾几送别苏伯益的作品。诗中描述了苏伯益从幕府官曹寄住在玉溪的野老家中借光辉,然后他离开温暖的齧毡校尉之地,回到炎热的郎君所在的地方。诗人提到了苏伯益的父亲携带着象征长寿的杖,而苏伯益则身着老莱衣,表明他们都已经年迈。最后,诗人送别苏伯益时并未谈及功名成就,表示这样的事情在现世中是很罕见的。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苏伯益的送别,展现了人生的变迁和时光的流转。诗中描绘了苏伯益在不同的地方生活的情景,从温暖的玉溪到炎热的地方,反映了他的职责使命和辛劳奔波。诗人以苏伯益的父亲携带灵寿杖和苏伯益穿着老莱衣作为象征,凸显了岁月的痕迹和他们已经进入晚年的阶段。最后,诗人没有谈及功名成就,表达了对苏伯益离去的思念和对世事变迁的感叹,暗示着功名对于人生的真正意义并不重要。

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岁月流转和人生变迁的主题,同时抒发了对逝去时光和人事的感慨。通过描绘苏伯益的经历和他所在的环境,诗人唤起了读者对于生命和时光流逝的思考。这首诗词展示了宋代文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思索,同时也表达了对友谊和珍贵之事的珍重之情。

送苏伯益提干代还侍下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sū bó yì tí gàn dài hái shì xià
送苏伯益提干代还侍下

mù xià guān cáo jì yù xī, xī biān yě lǎo jiè guāng huī.
幕下官曹寄玉溪,溪边野老借光辉。
niè zhān xiào wèi chōng hán qù, shàn zhěn láng jūn chù rè guī.
齧毡校尉冲寒去,扇枕郎君触热归。
dà fù zhèng xié líng shòu zhàng, zūn gōng gèng zhe lǎo lái yī.
大父正携灵寿杖,尊公更著老莱衣。
zèng xíng wèi shuō gōng míng shì, cǐ shì rú gōng shì shàng xī.
赠行未说功名事,此事如公世上稀。


相关内容:

送王宣子赴庐陵守

送王亚之

送贺子忱参议之官闽中

送逮子赴秋试江西漕司

送方务德将漕广西时余亦有此除


相关热词搜索:伯益提干
热文观察...
  • 岁尽
    漏箭更筹日夜摧,万牛不挽白驹回。梅花雪片岁华尽,萱草柳条春鼎来。病里诗书元不读,贫中尊俎未......
  • 题东皋
    市声俱不闻,野色良可喜。听公北宅住,还我东皋子。...
  • 题寿樟亭
    大屋连甍小容足,栋宇以来非一木。豫章不是十围樗,受命于天何得独。君莫厌老大蓬蒿间,应龙虹梁......
  • 题双岩堂
    老子徜徉地,岩幽想像间。绿阴城角路,青嶂屋头山。簿领惟生睡,壶觞不解颜。使人留眼处,龛壁字......
  • 题无热轩
    一溪乔木阴,六月火云冷。门外有行人,寒泉思汲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