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送同年刘司谏通判西都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王禹偁
2025-07-21

送同年刘司谏通判西都

宋代  王禹偁  

元老留司卧雒阳,谏官通理辍鸳行。
仲宣旧佐红莲幕,裴度新开绿野堂。
几处古碑停马读,到时春笋约僧尝。
香山居士真容在,为我公余奠一觞。

送同年刘司谏通判西都作者简介

王禹偁(954—1001)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字元之,汉族,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人,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送同年刘司谏通判西都翻译及注释

《送同年刘司谏通判西都》是宋代王禹偁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元老留司卧洛阳,
谏官通理辍鸳行。
仲宣旧佐红莲幕,
裴度新开绿野堂。
几处古碑停马读,
到时春笋约僧尝。
香山居士真容在,
为我公余奠一觞。

诗意:
这首诗词是王禹偁送别同年刘司谏去西都的作品。诗中描绘了刘司谏留在洛阳的情景,他是一位有谏官之职的官员,但因为通达理政而辍去了鸳行(指官船)。诗人提到了仲宣,他是刘司谏的旧友,曾经在红莲幕(指官署)中共事。而裴度则是新开绿野堂(指官署)的官员。诗人还描述了几处古碑,刘司谏在马上停下来读碑文,预示着他将在西都继续学习。最后,诗人提到了香山居士,他是一位真实存在的人物,为了诗人公余(指刘司谏)举行了一次酒宴。

赏析:
这首诗词以送别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刘司谏的祝福和思念之情。通过描绘刘司谏在洛阳的情景,诗人展示了他的才华和为政之志。诗中的古碑和春笋等意象,象征着刘司谏在西都将继续学习和成长。最后,诗人提到了香山居士,他为刘司谏举行酒宴,表达了对他的赞赏和祝福。整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寓意深远的意象,展现了友情、学识和壮志的主题,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送同年刘司谏通判西都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tóng nián liú sī jiàn tōng pàn xī dōu
送同年刘司谏通判西都

yuán lǎo liú sī wò luò yáng, jiàn guān tōng lǐ chuò yuān xíng.
元老留司卧雒阳,谏官通理辍鸳行。
zhòng xuān jiù zuǒ hóng lián mù, péi dù xīn kāi lǜ yě táng.
仲宣旧佐红莲幕,裴度新开绿野堂。
jǐ chù gǔ bēi tíng mǎ dú, dào shí chūn sǔn yuē sēng cháng.
几处古碑停马读,到时春笋约僧尝。
xiāng shān jū shì zhēn róng zài, wèi wǒ gōng yú diàn yī shāng.
香山居士真容在,为我公余奠一觞。


相关内容:

送宋澥处士之长安

送史馆赵寺丞出宰咸阳

送舍弟赴举因寄两制诸太僚

送仆射相公赴西京

送秘阁裴都监奉使两浙


相关热词搜索:西都通判同年刘司谏
热文观察...
  • 送夏侯正言奉使江南
    百舌关关麦垅青,远山迎马翠如屏。禁中已诵相如赋,江外犹看使者星。衣拂茶烟寻水寺,枕欹梅雨泊......
  • 送赵令公西京留守
    勋业与谁同,萧何第一功。两朝行直道,万国变淳风。微恙妨三接,辞荣动四聪。白麻宣上阁,清洛守......
  • 岁除日同年冯中允携觞见访因而沉醉病酒三日
    除夜浑疑便白头,携壶相劝醉方休。敢辞枕上三朝卧,且免灯前一夕愁。薄命我甘离凤阁,多才君亦滞......
  • 送郑南进士归洪州
    霜飘枫叶满长郊,家指西山旧结茅。访我谪居龙失水,怜君行路鸟焚巢。仲尼未免遭儒戏,杨子何烦解......
  • 岁暮偶书寄苏台旧僚友
    吴门吏隐过三年,何事陶潜捧诏还。步武已趋龙尾道,梦魂犹忆虎丘山。花开茂苑谁同醉,雪满梁园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