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送王充道游三茅庐阜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杨时
2025-07-18

送王充道游三茅庐阜

宋代  杨时  

荆吴相望各天涯,千里柴车鹿自随。
解辔定应春尽日,及归宜待鹤来时。
圣贤莫负樽中渌,日月长为物外迟。
若过匡庐访真隐。
卧龙庵下有期颐。

送王充道游三茅庐阜翻译及注释

《送王充道游三茅庐阜》是杨时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荆吴相望各天涯,
千里柴车鹿自随。
解辔定应春尽日,
及归宜待鹤来时。
圣贤莫负樽中渌,
日月长为物外迟。
若过匡庐访真隐,
卧龙庵下有期颐。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送别王充道去游玩三茅庐阜的情景。诗人表达了对王充道的祝福和期望,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仙山的向往和对真隐之地的渴望。

赏析:
这首诗词以荆州和吴州相望各自天涯为开篇,描绘了两地相隔千里,但柴车和鹿却自由自在地往来。这一景象表达了自然界的宁静和自由,与人们纷繁世事的对比,强调了归隐逍遥的追求。

接着,诗人提到解下辔头的时刻应当是春天结束的日子,而等待归期的时候则是鹤飞来的时候。这里的春天和鹤都有象征着美好和吉祥的含义,暗示着王充道的旅程将会圆满而归。

在下一联中,诗人劝告王充道不要辜负樽中的美酒,圣贤们不应该错过这美酒,同时也表达了对王充道的羡慕之情。接着,诗人又表达了日月长久而人事繁忙的现实,暗示了对逍遥生活的向往和对物质世界束缚的不满。

最后两句描写了诗人希望能够拜访匡庐,寻找真正的隐士。卧龙庵下有期颐,意味着诗人期待在卧龙庵下与隐士相见,一同颐养身心,追求内心的宁静和真实。

整首诗词以景物描写和寓意象征相结合的方式,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对逍遥生活的追求以及对真隐之地的渴望。它既展示了作者对王充道的送别之情,又通过自然景物和隐喻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思考和追求。

送王充道游三茅庐阜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wáng chōng dào yóu sān máo lú fù
送王充道游三茅庐阜

jīng wú xiāng wàng gè tiān yá, qiān lǐ chái chē lù zì suí.
荆吴相望各天涯,千里柴车鹿自随。
jiě pèi dìng yīng chūn jǐn rì, jí guī yí dài hè lái shí.
解辔定应春尽日,及归宜待鹤来时。
shèng xián mò fù zūn zhōng lù, rì yuè zhǎng wèi wù wài chí.
圣贤莫负樽中渌,日月长为物外迟。
ruò guò kuāng lú fǎng zhēn yǐn.
若过匡庐访真隐。
wò lóng ān xià yǒu qī yí.
卧龙庵下有期颐。


相关内容:

送富朝奉还阙

送胡康侯使湖南

秋日有怀寄从弟表民

送丁季深

鄱阳湖观打鱼


相关热词搜索:茅庐王充道游三
热文观察...
  • 送向和卿还京
    江湖多秋风,惝恍夜不眠。念子将北归,起视明星悬。君平翠虯姿,耸身苍梧渊。高步隘八区,凌风上......
  • 送郑季常赴大学正
    驱车出西城,眷言与君违。北顾临康衢,问子将焉之。赤骥度渥洼,终当饮瑶池。成都九轨道,一跃不......
  • 题清芬阁
    雄飞古君子,隐德不隐身。高行耸流俗,诗名逸古人。堂深云锁槛,木古岁藏春。凛凛严光列,英华日......
  • 题愚斋
    结庐依林丘,回峰争盘纡。下阚清池渊,凭轩数游鱼。飞阁出云表,浮烟袭簪裾。中有傲世士,脱略自......
  • 王簿清辉亭
    黛染烟螺拂槛低,抱城流水绿逶迤。澄澜碎影摇青镜,斜日流峰隐半规。坐上盈樽无俗客,壁间照夜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