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送王太尉被召归觐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宋祁
2025-07-21

送王太尉被召归觐

宋代  宋祁  

汉廷择日筑韩坛,绿诏连催觐帝关。
十乘元戎方叔贵,九天鸣鼓亚夫还。
袍薰瑞气葱葱外,仗入清尘九九问。
好为君王言敌事,早将功业勒燕山。

送王太尉被召归觐作者简介

宋祁(998~1061)北宋文学家。字子京,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人,后徙居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天圣二年进士,官翰林学士、史馆修撰。与欧阳修等合修《新唐书》,书成,进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景文,与兄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

送王太尉被召归觐翻译及注释

《送王太尉被召归觐》是宋代诗人宋祁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汉廷选择了吉日筑起韩坛,绿色的诏书连续催促着太尉前去觐见皇帝。十辆车马载着元戎方叔,庄严而尊贵地前往。九天的鼓声宣告亚夫归来。袍服上散发着吉祥的气息,仪仗队进入皇宫,九九问候。我愿为君王陈述敌国的事情,早日将功业留在燕山。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宋代时期,王太尉受到召唤回京觐见皇帝的场景。诗人通过描写庄严的仪式和隆重的气氛,表达了对太尉的敬重和祝福,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安宁和君王事业的关切。

赏析:
这首诗词以庄重而雄壮的语言描绘了王太尉被召回京城觐见皇帝的场景。诗人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对仪式的描写、对太尉的赞美以及对君王事业的祝福,使整首诗词充满了庄严和崇高的气息。

诗中提到的汉廷筑韩坛,是指皇帝在京城筑起的供太尉举行仪式的坛台。绿诏连催觐帝关,表明皇帝多次催促太尉前去觐见。十乘元戎方叔贵,形容太尉的队伍庄严而尊贵。九天鸣鼓亚夫还,表示太尉归来受到了隆重的欢迎。

袍薰瑞气葱葱外,形容太尉身上散发着吉祥的气息。仗入清尘九九问,描绘了太尉进入皇宫受到九九问候的场景。好为君王言敌事,表达了诗人愿意为君王陈述敌国的事情,以助君王决策。早将功业勒燕山,表达了诗人希望太尉早日将自己的功业留在燕山(指太尉的家乡)的愿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庄严的场景描写和崇高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对太尉和君王的敬重和祝福,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安宁和君王事业的关切。

送王太尉被召归觐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wáng tài wèi bèi zhào guī jìn
送王太尉被召归觐

hàn tíng zé rì zhù hán tán, lǜ zhào lián cuī jìn dì guān.
汉廷择日筑韩坛,绿诏连催觐帝关。
shí chéng yuán róng fāng shū guì, jiǔ tiān míng gǔ yà fū hái.
十乘元戎方叔贵,九天鸣鼓亚夫还。
páo xūn ruì qì cōng cōng wài, zhàng rù qīng chén jiǔ jiǔ wèn.
袍薰瑞气葱葱外,仗入清尘九九问。
hǎo wèi jūn wáng yán dí shì, zǎo jiāng gōng yè lēi yān shān.
好为君王言敌事,早将功业勒燕山。


相关内容:

送王鼎同年尉荥阳

送同年张孝孙勾簿颍阴

送同年孙锡勾簿巢县

送宿州李明允都官

送天雄监兵李中吉


相关热词搜索:太尉
热文观察...
  • 送王庾
    土甑残炊黍,津航促扣舷。云迷孝王苑,星认太丘躔。破瑟弦鵾舞,吟囊锦兽鲜。晚淮他夜月,离思共......
  • 送王庾
    倦客衣空化,求知刺欲漫。孤飞回鷁路,别泪溢鲛盘。待举秋槐老,承颜夏枕安。新篇时寄我,鱼信接......
  • 晚发
    晓濑虽能迅,寒波不复扬。林声散栖鸟,堤影度风樯。兹岁方云暮,吾行未遽央。病身非汲黯,安敢薄......
  • 晚秋月夕
    万里冰轮转斗城,薄帷开望暝寒轻。金从佛国初移地,玉与仙家便作京。乾鹊绕枝经下苑,汉刀持夜发......
  • 晚夏高斋看雨
    云族穷天雨足垂,繁声凉阵挫炎威。圆荷万盖翻珠琲,绿稻千畦洒佛衣。迎浪孺鱼衔藻掷,迎风雏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