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送惟凤师之终南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释文兆
2025-07-27

送惟凤师之终南

宋代  释文兆  

终南关内见,寒翠叠空虚。
明代谁招隐,深秋自卜居。
宵晴吟洞月,日晓饭溪蔬。
此后嫌名出,应无入阙书。

送惟凤师之终南翻译及注释

《送惟凤师之终南》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释文兆。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终南关内见,寒翠叠空虚。
明代谁招隐,深秋自卜居。
宵晴吟洞月,日晓饭溪蔬。
此后嫌名出,应无入阙书。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人送别名叫惟凤的师者,惟凤决定隐居在终南山的景色中。诗人观察到终南关内的景色,山峦苍翠,云雾缭绕,给人以空灵虚幻之感。他思考着,是谁邀请了惟凤隐居在这个明朗的地方,而如今深秋时节,他自己也选择了这里作为隐居之地。夜晚晴朗时,他在山洞中吟咏月光;早晨时,他吃着山谷里的野菜。从此之后,他不再受到名利之累,应该不会再进朝廷中担任官职。

赏析:
这首诗词以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终南山的景色,通过写景来表达诗人对自然的感受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终南山作为一个隐居的地方,给人以幽静、宜居的感觉,与传统的宫廷生活形成了鲜明对比。诗人通过寒翠叠空虚、明代谁招隐等描写,使读者对终南山的景色有了直观的感受。诗人以深秋的季节作为背景,更加突出了隐居者远离红尘的决心。

诗人通过描绘隐居者的生活,强调了隐逸生活的自由和宁静。夜晚,隐居者在山洞中吟咏明亮的月光,展示了他内心世界的富足和对自然的热爱;白天,他以山谷里的野菜为食,显示了隐居者过简朴生活的态度。诗人通过这些描写,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厌倦,并赞美了隐居生活的自由与纯粹。

最后两句“此后嫌名出,应无入阙书”,表明隐居者不再追求名利,不再进入朝廷任官。他主动舍弃了权力和地位,选择了远离尘嚣的生活。这种豁达的心态和追求内心自由的精神,给读者以启示,引发人们对于内心宁静和远离喧嚣的思考。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终南山景色的描绘,展示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名利束缚的厌倦,表达了追求内心自由和宁静的美好愿望。同时,它也呼唤人们在繁忙的生活中寻找内心的宁静和追求真正的幸福。

送惟凤师之终南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wéi fèng shī zhī zhōng nán
送惟凤师之终南

zhōng nán guān nèi jiàn, hán cuì dié kōng xū.
终南关内见,寒翠叠空虚。
míng dài shuí zhāo yǐn, shēn qiū zì bǔ jū.
明代谁招隐,深秋自卜居。
xiāo qíng yín dòng yuè, rì xiǎo fàn xī shū.
宵晴吟洞月,日晓饭溪蔬。
cǐ hòu xián míng chū, yīng wú rù quē shū.
此后嫌名出,应无入阙书。


相关内容:

赠天柱山昕禅老

秋居言怀

途次望太行山

送简上人之洛阳

书惟凤师壁


相关热词搜索:终南凤师之
热文观察...
  • 吊屈原呈王内翰
    抱清谁可群,委质在湘濆。今日不同楚,无人更似君。沧波沈夜魄,古庙聚寒云。吊罢踟蹰处,渔歌忍......
  • 寄保暹师
    近闻高静趣,犹寄广陵居。夜会听琴阻。秋期看月疏。几成归越梦,久绝入梁书。四释分题处,年来一......
  • 宿西山精舍
    西山乘兴宿,静称寂寥心。一径杉松老,三更雨雪深。草堂僧语息,云阁磬声沈。未遂长栖此,双峰晓......
  • 寄行肇上人
    诗禅同所尚,邂逅在长安。为客间相似,趋时懒一般。分题秋阁迥,对坐夜堂寒。未遂归山计,流年鬓已......
  • 江上书怀寄希昼
    扁舟宿江上,眽眽兴何穷。吴楚十年客,蒹葭一夜风。东林秋信断,南越石房空。向此都忘寐,君应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