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送吴正仲婺倅归梅溪待阙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梅尧臣
2025-07-19

送吴正仲婺倅归梅溪待阙

宋代  梅尧臣  

山水东阳去未去,朋亲苕霅朝复朝。
更无越相逃名舸,犹看吴王送女潮。
海燕归齐声满屋,溪梅开过子生条。
明年十月吏迎处,七里滩前棹奏箫。

送吴正仲婺倅归梅溪待阙作者简介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送吴正仲婺倅归梅溪待阙翻译及注释

《送吴正仲婺倅归梅溪待阙》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山水东阳去未去,
朋亲苕霅朝复朝。
更无越相逃名舸,
犹看吴王送女潮。
海燕归齐声满屋,
溪梅开过子生条。
明年十月吏迎处,
七里滩前棹奏箫。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送别吴正仲婺倅归梅溪待阙的场景。诗人以山水东阳为背景,表达了对离别的思念和对友谊的珍视。诗中提到了吴王送女潮的情景,以及海燕归齐、溪梅开花等景物,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和变化。最后,诗人预示着明年十月将有官员前来迎接,七里滩前将奏起箫声,预示着喜庆的气氛。

赏析:
这首诗词以山水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人物情感,表达了离别之情和对友谊的思念。诗人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山水的离去与朋友的相聚进行对比,突出了离别的痛苦和友情的珍贵。诗中的吴王送女潮一句,展示了历史典故,增加了诗词的文化内涵。海燕归齐、溪梅开花等景物的描绘,使诗词更加生动形象。最后两句预示着明年十月的喜庆场景,给人以希望和期待的感觉。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山水和人物情感,表达了离别之情和友情的珍贵。同时,诗人巧妙地运用对比和典故,使诗词更加丰富有趣。这首诗词展示了梅尧臣的才华和对自然、人情的敏锐观察,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送吴正仲婺倅归梅溪待阙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wú zhèng zhòng wù cuì guī méi xī dài quē
送吴正仲婺倅归梅溪待阙

shān shuǐ dōng yáng qù wèi qù, péng qīn sháo zhà cháo fù cháo.
山水东阳去未去,朋亲苕霅朝复朝。
gèng wú yuè xiāng táo míng gě, yóu kàn wú wáng sòng nǚ cháo.
更无越相逃名舸,犹看吴王送女潮。
hǎi yàn guī qí shēng mǎn wū, xī méi kāi guò zi shēng tiáo.
海燕归齐声满屋,溪梅开过子生条。
míng nián shí yuè lì yíng chù, qī lǐ tān qián zhào zòu xiāo.
明年十月吏迎处,七里滩前棹奏箫。


相关内容:

送吴照邻都官还江南

送吴季野太博移蜀灵泉先至辇

送温州楚屯田

送渭州刘太保

送王宗望罢宣城尉归京


相关热词搜索:梅溪吴正仲
热文观察...
  • 送吴仲庶殿院使北
    汉朝重结单于好,岁遣名臣礼数增。紫鼠皮裘从去著,飞龙厩马借来乘。天寒将遇碛中雪,鼻息暗添髭......
  • 送下第亲旧
    花开风雨恶,坐见纷纷落。明日结子时,又复有脱萼。莫嗟树渐老,树老子亦著。共爱西枝繁,不数东......
  • 送谢师厚太博通判汾州
    频官吴越饱粳稻,况住南阳多水田。北登太行入汾曲,正获{左禾右巴}稏秋风前。晋人朴厚自寡讼,软......
  • 送襄陵李令彦辅
    公相为近亲,翰林为故人。亲旧各贵显,青袍未离身。六十去作令,岂慕要路津。又思汉东归,便置漉......
  • 送谢师直秘丞通判莫州兼寄张和叔
    河湟宿兵地,劲勇天下闻。侵疆古甚炽,薄伐诗所云。往今势且异,利害理颇分。远以塘设险,遂轻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