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送友人上峡赴东川辟命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白居易
2025-07-28

送友人上峡赴东川辟命

唐代  白居易  

见说瞿塘峡,斜衔滟滪根。
难于寻鸟路,险过上龙门。
羊角风头急,桃花水色浑。
山回若鳌转,舟入似鲸吞。
岸合愁天断,波跳恐地翻。
怜君经此去,为感主人恩。

送友人上峡赴东川辟命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送友人上峡赴东川辟命翻译及注释

《送友人上峡赴东川辟命》诗词是白居易创作的唐代诗歌。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瞿塘峡是长江上一段蜿蜒曲折的峡谷,在白居易的诗中被描绘出一派壮丽的景色。诗人以“斜衔滟滪根”来描绘长江弯曲的岸边,形容江水急流的姿态。诗中的友人将要赴东川,但是峡谷的山势险峻,鸟儿很难找到一条可以飞越的路径,只能冒险通过上游的龙门。风势强劲,水色如桃花般浑浊。山势回转起伏,就像一条蜿蜒的巨龙,舟车进入峡谷时犹如被吞噬。岸边的山岩合拢,天空被遮蔽,水波翻跳,仿佛大地都在颤抖。诗人为了表达对友人的关切之情,说他的朋友经历了这样的险阻,也是因为感激主人的恩情才决心前往东川。

这首诗通过描绘瞿塘峡的景色,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恢弘,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切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手法,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峡谷的险峻和壮丽,同时也能够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整篇诗意深远,给人以思索和共鸣的空间。

送友人上峡赴东川辟命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yǒu rén shàng xiá fù dōng chuān pì mìng
送友人上峡赴东川辟命

jiàn shuō qú táng xiá, xié xián yàn yù gēn.
见说瞿塘峡,斜衔滟滪根。
nán yú xún niǎo lù, xiǎn guò shàng lóng mén.
难于寻鸟路,险过上龙门。
yáng jiǎo fēng tou jí, táo huā shuǐ sè hún.
羊角风头急,桃花水色浑。
shān huí ruò áo zhuǎn, zhōu rù shì jīng tūn.
山回若鳌转,舟入似鲸吞。
àn hé chóu tiān duàn, bō tiào kǒng dì fān.
岸合愁天断,波跳恐地翻。
lián jūn jīng cǐ qù, wèi gǎn zhǔ rén ēn.
怜君经此去,为感主人恩。


相关内容:

初授赞善大夫早朝,寄李二十助教

东墙夜合树去秋为风雨所摧,今年花时,怅然有感

春忆二林寺旧游,因寄朗、满、晦三上人

赠李兵马使

自江州司马授忠州刺史,仰荷圣泽,聊书鄙诚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临江送夏瞻(瞻年七十馀)
    悲君老别我沾巾,七十无家万里身。愁见舟行风又起,白头浪里白头人。...
  • 九日醉吟
    有恨头还白,无情菊自黄。一为州司马,三见岁重阳。剑匣尘埃满,笼禽日月长。身从渔父笑,门任雀......
  • 初除尚书郎,脱刺史绯
    亲宾相贺问何如,服色恩光尽反初。头白喜抛黄草峡,眼明惊拆紫泥书。便留朱绂还铃阁,却著青袍侍......
  • 思妇眉
    春风摇荡自东来,折尽樱桃绽尽梅。惟馀思妇愁眉结,无限春风吹不开。...
  • 重题
    喜入山林初息影,厌趋朝市久劳生。早年薄有烟霞志,岁晚深谙世俗情。已许虎溪云里卧,不争龙尾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