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送喻凫校书归毗陵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姚合
2025-07-19

送喻凫校书归毗陵

唐代  姚合  

主人庭叶黑,诗稿更谁书。
阙下科名出,乡中赋籍除。
山春烟树众,江远晚帆疏。
吾亦家吴者,无因到弊庐。

送喻凫校书归毗陵作者简介

姚合,陕州硖石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以诗名。登元和十一年(公元八一六年)进士第。初授武功主簿,人因称为姚武功。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公元八二六年左右)历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任荆、杭二州刺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与马戴、费冠卿、殷尧藩、张籍游,李频师事之。诗与贾岛齐名,号称“姚、贾”。仕终秘书监。合著有诗集十卷,《新唐书艺文志》及选王维、祖咏等十八人诗,为极玄集一卷,又摭古人诗联,叙其措意,各有体要,撰诗例一卷,(均《唐才子传》)并传于世。

送喻凫校书归毗陵翻译及注释

中文译文:
送喻凫校书归毗陵

主人的庭院落叶如墨,诗稿又由谁人书写。
郊外科举名额公布,乡中参加科举考试的人员也已被除名。
山间春天,烟雾弥漫,树木繁茂,江水渐行空旷。
我也是吴江之家的人,却没有机会回到我的破败之屋。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姚合送别喻凫校书归家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思念和自己无法回到故乡的遗憾之情。

诗中描绘了主人家的院落落叶满地,呈现出寂静萧瑟的氛围。诗人不禁思考起自己的诗稿由谁来承担书写的任务,暗示了对友人的思念。

接下来,诗人提到外地的科举名额已经公布,乡中的参加科举考试的人员也都被除名,意味着他们的考试已经结束。这里展现出诗人对这些人的关心与参与。

诗句描绘了山间春天的景色,烟雾缭绕,树木繁茂,江水上的帆船稀疏,场景如诗画一般。这里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来表达对家乡的思念。

最后一句诗中,诗人自称是吴江之家的人,意味着他与作者一样也是江南人,但又表示无法回到自己破败的家乡之中。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无奈。

整首诗抒发了作者在远离故乡的情况下对朋友的思念与无法回到故乡的遗憾之情,同时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增强了诗歌的意境。

送喻凫校书归毗陵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yù fú jiào shū guī pí líng
送喻凫校书归毗陵

zhǔ rén tíng yè hēi, shī gǎo gèng shuí shū.
主人庭叶黑,诗稿更谁书。
què xià kē míng chū, xiāng zhōng fù jí chú.
阙下科名出,乡中赋籍除。
shān chūn yān shù zhòng, jiāng yuǎn wǎn fān shū.
山春烟树众,江远晚帆疏。
wú yì jiā wú zhě, wú yīn dào bì lú.
吾亦家吴者,无因到弊庐。


相关内容:

送敬法师归福州

送马戴下第客游

古别离二首

秋夜山中别友人

长安春夜吟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访许浑
    去郭来寻隐者居,柳阴假步小篮舆。每期会面初偿约,却计论心旧得书。浅绿垣墙绵薜荔,淡红池沼映......
  • 宫人入道
    卸却宫妆锦绣衣,黄冠素服制相宜。锡名近奉君王旨,佩箓新参老氏师。白昼无情趋玉陛,清宵有梦步......
  • 遇王山人
    每欲寻君千万峰,岂知人世也相逢。一瓢遗却在何处,应挂天台最老松。...
  • 立春后作
    东君珂佩响珊珊,青驭多时下九关。方信玉霄千万里,春风犹未到人间。...
  • 寄国子杨巨源祭酒
    日日新诗出,城中写不禁。清高疑对竹,闲雅胜闻琴。门户饶秋景,儿童解冷吟。云山今作主,还借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