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送郑君举宣城教谕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方回
2025-07-23

送郑君举宣城教谕

宋代  方回  

宣城画虎遍天下,叶公好龙龙之假。
百儒愿陶一真者。
红花木瓜银杏园,年年包贡入中原,何如兴贤起邱樊。
学徒尚有老梅否,诗声千古捋欧九,子其作人举荐口。

送郑君举宣城教谕翻译及注释

《送郑君举宣城教谕》是宋代方回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宣城画虎、叶公好龙两个典故为引子,表达了百儒向郑君举陶渊明的真实品质致以敬意的心情。

这首诗词的译文如下:

宣城画虎遍天下,
叶公喜欢虚假的龙。
百儒愿意陶渊明一样真实。
红花木瓜银杏园,
每年都向中原献贡,
何不兴起贤人,重振邱樊。
学徒们是否还有老梅的身影,
诗声传颂千古,赞美欧阳修的才华,
子啊,你要作为人才,受到大家的推荐。

这首诗词通过宣城画虎和叶公好龙的典故,以及对陶渊明的赞美,展现了百儒对真实品质的追求。画虎遍天下象征着虚有其表,而叶公好龙则暗示了对虚假事物的偏好。百儒希望郑君举能够像陶渊明一样真实坦诚,不追求虚名虚誉。

诗中提到红花、木瓜和银杏园,描绘了景色美丽的场景,同时也暗含了宣城丰富的资源和贡献中原的意义。诗人希望能够兴起贤人,重振邱樊,以实际行动推动社会的进步和繁荣。

最后几句诗中,诗人问学徒们是否还有老梅的身影,寓意着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的思考。诗声千古捋欧九,表达了对欧阳修才华横溢的赞美,同时也呼唤着后来者能够有出类拔萃的表现,成为千古传颂的人物。最后,诗人以子啊的称呼,寄予对郑君举成为人才并受到推荐的期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典故和景物描绘,表达了对真实品质和传统文化的重视,以及对人才的期望和赞美。诗人通过抒发情感和思考,展现了对社会进步和个人成长的向往。

送郑君举宣城教谕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zhèng jūn jǔ xuān chéng jiào yù
送郑君举宣城教谕

xuān chéng huà hǔ biàn tiān xià, yè gōng hào lóng lóng zhī jiǎ.
宣城画虎遍天下,叶公好龙龙之假。
bǎi rú yuàn táo yī zhēn zhě.
百儒愿陶一真者。
hóng huā mù guā yín xìng yuán,
红花木瓜银杏园,
nián nián bāo gòng rù zhōng yuán, hé rú xīng xián qǐ qiū fán.
年年包贡入中原,何如兴贤起邱樊。
xué tú shàng yǒu lǎo méi fǒu, shī shēng qiān gǔ lǚ ōu jiǔ,
学徒尚有老梅否,诗声千古捋欧九,
zi qí zuò rén jǔ jiàn kǒu.
子其作人举荐口。


相关内容:

送张仲实宜兴州教授

送张古心明道山

送岳德裕如大都

送慵庵不及用韵奉寄

送黟县学官江归上饶石湖精舍


相关热词搜索:宣城郑君教谕
热文观察...
  • 送周君之余姚讲授
    绛帐飘然适海涯,月明任意拣南枝。腹中书不烦行李,床上琴堪当侍儿。马队定无元亮句,草堂宁有稚......
  • 宿湖口县
    江湖分合处,风水互东西。官禁收灯早,民居结苇低。二孤流俗误,九派旧踪迷。剩有登临兴,春霖满......
  • 岁除日陈正之刘彦质来奕
    明朝六十遂平头,岂料耆年尚百忧。远忆儿孙兼婢仆,欠赍裹饵与衣裘。倩人赊酒聊堪醉,看客枰棋卒......
  • 宿东松寺
    一僧垂乱发,杉阁夜寒饶。开锁容铺榻,求钱为造桥。猕猴窗外啸,鼯鼠烛前跳。岳笔亲题坏,前朝恨......
  • 太湖观雪
    平生不信有升天,今日临风似欲仙。海内百年诗客眼,雪中一叶太湖船。绵绵草树渔汀远,续续茅茨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