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送周仲章太博之钜野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梅尧臣
2025-07-23

送周仲章太博之钜野

宋代  梅尧臣  

仲月霜气严,朝来厚如雪。
鸿雁各南飞,羽毛将恐折。
征途履以足,侵骨寒於铁。
得罪此为轻,君恩大欢悦。

送周仲章太博之钜野作者简介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送周仲章太博之钜野翻译及注释

诗词:《送周仲章太博之钜野》
朝代:宋代
作者:梅尧臣

仲月霜气严,
朝来厚如雪。
鸿雁各南飞,
羽毛将恐折。
征途履以足,
侵骨寒於铁。
得罪此为轻,
君恩大欢悦。

中文译文:
仲月的霜气严寒,
早晨的寒气厚重如雪。
大雁南飞,
羽毛即将折断。
踏上征途,
步履如铁般寒冷。
对得罪此事轻描淡写,
君主的恩典大大欢悦。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宋代梅尧臣所作,题目为《送周仲章太博之钜野》。诗人通过描绘仲月的寒冷气候,表达了送别周仲章前往遥远地方的情景和自己的思念之情。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仲月的寒冷景象,霜气严寒,晨间的寒气厚重如雪,给人一种严寒冰冻的感觉。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大雁南飞的景象,预示着周仲章即将离开,远离故乡。诗人用羽毛将恐折来表达大雁在漫长的旅途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接着,诗人描写了周仲章踏上征途的情景,征途上的步履如铁般寒冷,传达了旅途的艰辛和寒冷的环境。然而,诗人在最后两句表达了自己对周仲章离去的理解和思考,认为得罪此事并不算重要,而君主对周仲章的恩典则是非常欢悦的。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认为周仲章的离去是为了国家和君主所做的贡献,虽然面临艰辛,但君主对他的欢悦和认可使他觉得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踏上征途的情景,表达了离别的忧伤和对周仲章的赞美。诗人以简洁明了的语言,传递了对征途艰辛的思考和对君主恩典的感激之情。这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宋代诗人的才情和对壮志难酬的思考。

送周仲章太博之钜野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zhōu zhòng zhāng tài bó zhī jù yě
送周仲章太博之钜野

zhòng yuè shuāng qì yán, zhāo lái hòu rú xuě.
仲月霜气严,朝来厚如雪。
hóng yàn gè nán fēi, yǔ máo jiāng kǒng zhé.
鸿雁各南飞,羽毛将恐折。
zhēng tú lǚ yǐ zú, qīn gǔ hán yú tiě.
征途履以足,侵骨寒於铁。
dé zuì cǐ wèi qīng, jūn ēn dà huān yuè.
得罪此为轻,君恩大欢悦。


相关内容:

送周直孺秘校和州都曹

送郑太保瀛州都监

送制置发运唐子方学士

送正仲都官知睦州

送张子野知虢州先归湖州


相关热词搜索:钜野太博周仲章
热文观察...
  • 送逐客王胜之不及遂至屠儿原
    犯霜出国门,送客客已去。犹意行未远,策马过寒戍。川长不见人,沙没前岗路。始闻云木深,忽逢朱......
  • 送祖择之学士北使
    燕山常苦寒,汉使涉穷腊。路长人马愁,风急沙霰杂。宿造氊庐开,行逢猎骑合。献鲜秃发驰,问译华......
  • 宿州河亭书事
    远泛千里舟,暂向郊亭泊。观物趣无穷,适情吟有托。林中鸦舅狞,席上蝇虎攫。雨久草苗盛,田芜瓜......
  • 宿洪泽
    舟子起添缆,夜潮同雨来。寒声相乱急,远梦自然回。水鸟鸣还睡,风灯暗复开。宦游常作客,未息为......
  • 孙屯田召为御史
    荐牍交车府,恩书下建章。轻轩辞瑞翟,危弁学神羊。祖酌方滋桂,行威欲犯霜。凤毛仍袭庆,鸡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