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宿天竺寺晓发罗源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戴叔伦
2025-07-17

宿天竺寺晓发罗源

唐代  戴叔伦  

黄昏投古寺,深院一灯明。
水砌长杉列,风廊败叶鸣。
山云留别偈,王事速归程。
迢递罗源路,轻舆候晓行。

宿天竺寺晓发罗源作者简介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宿天竺寺晓发罗源翻译及注释

宿天竺寺晓发罗源

黄昏投古寺,深院一灯明。
水砌长杉列,风廊败叶鸣。
山云留别偈,王事速归程。
迢递罗源路,轻舆候晓行。

中文译文:
黄昏时分来到古老的寺庙,寺院深处有一盏明亮的灯。
水砌的长杉排列着,风廊传来败叶的鸣声。
山云为我留下离别的诗句,我要快速归程去办理王事。
蜿蜒迢递的罗源路上,坐在轻轿上等待着黎明出发。

诗意: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天竺寺宿营的经历。黄昏时分,他来到这个古老的寺庙,只见寺院深处有一盏灯亮着,寂静而神秘。长杉被整齐地种在水砌边,风吹过走廊,传来败落叶子的声音。他在山中留下了一首诗来与山云辞别,并即将返回城中处理王事,他在罗源路上等待黎明出发。

赏析:
这首诗从描写景色转向了人的感情,寺庙深处的一盏灯是一个象征,代表着知识和智慧的守护。长杉的排列整齐表明了修行者们对生活的秩序和规律的追求。风吹过走廊的落叶声给整个场景增添了些许凄凉的氛围,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思绪的起伏。山云留下的别偈,表达了作者与自然的交流和离别的情感。最后,作者准备返回都城,处理王事,他坐在轻轿上等待黎明的到来,表明他心怀着责任和使命,追求着更高的宏伟目标。整首诗以简约的手法,表现出作者内心的情绪和境遇。

宿天竺寺晓发罗源拼音读音参考

sù tiān zhú sì xiǎo fā luó yuán
宿天竺寺晓发罗源

huáng hūn tóu gǔ sì, shēn yuàn yī dēng míng.
黄昏投古寺,深院一灯明。
shuǐ qì zhǎng shān liè, fēng láng bài yè míng.
水砌长杉列,风廊败叶鸣。
shān yún liú bié jì, wáng shì sù guī chéng.
山云留别偈,王事速归程。
tiáo dì luó yuán lù, qīng yú hòu xiǎo xíng.
迢递罗源路,轻舆候晓行。


相关内容:

过曹钧隐居

登秦岭半岩遇雨

荆州泊

释奠日国学观礼闻雅颂

垂白(一作白首)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遣愁
    养拙蓬为户,茫茫何所开。江通神女馆,地隔望乡台。渐惜容颜老,无由弟妹来。兵戈与人事,回首一......
  • 送东阳顾明府罢归
    祖帐临鲛室,黎人拥鹢舟。坐蓝高士去,继组鄙夫留。白日落寒水,青枫绕曲洲。相看作离别,一倍不......
  • 失钗怨
    贫女铜钗惜于玉,失却来寻一日哭。嫁时女伴与作妆,头戴此钗如凤凰。双杯行酒六亲喜,我家新妇宜......
  • 山居即事
    下泊降茅仙,萧闲隐洞天。杨君闲上法,司命驻流年。崦合桃花水,窗分柳谷烟。抱孙堪种树,倚杖问......
  • 自吟
    出身三十年,发白衣犹碧。日暮倚朱门,从朱污袍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