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太常引诗意和翻译_元代诗人元好问
2025-07-22

太常引

元代  元好问  

太常引  

东园歌管日相娱。
佳酿出兵厨。
陶写在桑榆。
便鹤到、扬州未如。
欹红浓露,绿阴清吹,长□下楼居。
高枕即吾庐。
更何待、将宫报书。

太常引作者简介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太常引翻译及注释

《太常引·东园歌管日相娱》是元代作家元好问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东园歌管日相娱,
佳酿出兵厨。
陶写在桑榆,
便鹤到、扬州未如。
欹红浓露,绿阴清吹,
长□下楼居。
高枕即吾庐,
更何待、将宫报书。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宴会的场景,以及作者对宴会的感受和思考。东园是宴会的地点,歌管是音乐的表演形式。诗中提到了美酒和美食,以及陶器和桑榆树的描写,展现了宴会的热闹和欢乐氛围。诗人还表达了对扬州的期待,希望那里的宴会能够更加精彩。最后,诗人提到了自己的居所,表达了对平淡生活的满足和享受。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宴会的细节,展现了元代社会的繁荣和文化氛围。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欹红浓露、绿阴清吹等,使诗词更加生动有趣。诗人通过对宴会的描写,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生活的满足和珍惜。整首诗词以宴会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入的思考,展示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太常引拼音读音参考

tài cháng yǐn
太常引

dōng yuán gē guǎn rì xiāng yú.
东园歌管日相娱。
jiā niàng chū bīng chú.
佳酿出兵厨。
táo xiě zài sāng yú.
陶写在桑榆。
biàn hè dào yáng zhōu wèi rú.
便鹤到、扬州未如。
yī hóng nóng lù, lǜ yīn qīng chuī, zhǎng xià lóu jū.
欹红浓露,绿阴清吹,长□下楼居。
gāo zhěn jí wú lú.
高枕即吾庐。
gèng hé dài jiāng gōng bào shū.
更何待、将宫报书。


相关内容:

太常引

太常引

水调歌头 赋德新王丈玉溪,溪在嵩前费庄,

水调歌头 缑山夜歌

品令 清明夜,梦酒间唱田不伐映竹园啼鸟乐


相关热词搜索:太常
热文观察...
  • 秋怀
    凉叶萧萧散雨生,虚堂淅淅掩霜清。黄华自与西风约,白发先从远客生。吟似候虫秋更苦,梦和寒鹊夜......
  • 人月圆 卜居外家东园 案以上三首已见三卷本
    重风已隔红尘断,村落更年丰。移居要就,窗中远岫,舍后长松。十年种木。一年种谷,都付儿童。老......
  • 眼儿媚
    阿仪丑笔学雷家。绕口墨糊涂。音搽今年解道,疏篱冻雀,远树昏鸦。乃公行坐文书里,面皱鬓生华。......
  • 临江仙 与钦叔饮二首
    邂逅一尊文字饮,春风为洗愁颜。花枝入鬓笑诗班。登临千古意,天澹夕阳间。南去北来行老矣,人生......
  •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翠叶轻笼豆颗均,胭脂浓抹蜡痕新。殷勤留著花梢露,滴下生红可惜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