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ài rán zì ruò
成语解释: | 泰然:镇静的样子;自若:跟平常一样。形容碰上意外、严重或紧急的情况;能沉着镇静;不慌不忙。 |
---|---|
成语出处: | 《金史 颜盏门都传》:“有敌忽来,虽矢石至前,泰然自若。” |
常用程度: | 常用成语 |
感情色彩: | 褒义成语 |
成语用法: | 偏正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褒义 |
成语结构: | 偏正式成语 |
产生年代: | 古代成语 |
成语正音: | 自,不能读作“zhì”。 |
成语辨形: | 若,不能写作“苦”。 |
成语辨析: | 见“泰然处之”(927页)。 |
近义词: | 安之若素 »、若无其事 » |
反义词: | 忐忑不安 »、心惊肉跳 » |
成语例子: | 施天福坦率地注视郑成功,泰然自若地摇头。(华而实《汉衣冠》三) |
词语分开解释
泰然 : 安定;不放在心上:身心泰然|泰然自若。
自若 : 1.镇静自如﹐毫不拘束;一如既往﹐依然如故。
自若 : 1.镇静自如﹐毫不拘束;一如既往﹐依然如故。
泰然自若是什么意思

形容在使人十分为难的或烦乱的情况下表现得沉着冷静和镇定
表现出自制或泰然自若,这是他(或她)一贯注意举止从容态度大方的结果
国语辞典形容遇到紧急或危难的情况时,仍能沉著镇定而不惊惶失措。《金史.卷八二.颜盏门都传》:「有敌忽来,虽矢石至前,泰然自若,迺号令士卒如平时,由是人益安附,而功易成焉。」近自由自在﹑悠然自得反目瞪口呆﹑忐忑不安﹑惊慌失措﹑惊惶失措﹑心惊胆战﹑周章狼狈﹑战战兢兢﹑手足无措
德语 Unempfindlichkeit (S), gelassen (Adj), gesetzt (Adj)
以上参考资料就是本汉语词典详细汇总的成语泰然自若的解释含义,如有错漏请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
相关内容:
祸从天降
前言不搭后语
东扭西歪
皓首苍颜
天生尤物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