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名句 >太真第一的意思和全诗出处及赏析翻译_宋代诗人辛弃疾
2025-07-21

太真第一的意思和全诗出处及赏析翻译

出自:杏花天嘲牡丹  
朝代:宋代  
作者:辛弃疾  
字数:4  
拼音:tài zhēn dì yī  
平仄:仄平仄平  
分类:写景  送别杏花天  

【古诗内容】
牡丹比得谁颜色。
似宫中、太真第一
渔阳鼙鼓边风急。
人在沈香亭北。
买栽池馆多何益。
莫虚把、千金抛掷。
若教解语倾人国。
一个西施也得。

太真第一翻译及注释

《杏花天(嘲牡丹)》是宋代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牡丹能和杏花比较颜色吗?
看起来像宫廷里的太真是第一的。
渔阳鼙鼓响在风急的边上。
我身在沈香亭的北边。
买来种植池塘和庭院有什么好处呢?
不要虚耗财富,浪费千金。
如果让牡丹说话,倾倒人的国家。
一个西施也能得到。

诗意:
《杏花天(嘲牡丹)》是辛弃疾用嘲讽的口吻,对牡丹花进行了一种讥讽和讽刺的描述。诗中牡丹被比作宫廷里的太真,自诩为第一。然而,辛弃疾通过描述牡丹的花色和环境,以及对人们对牡丹的追求和投资的嘲讽,暗示牡丹并不值得如此夸大和追捧。最后,他提到如果牡丹能说话,即使是一个普通的美女也能得到重视,这也是对牡丹虚张声势和自负的嘲讽。

赏析:
辛弃疾以幽默讽刺的笔调,通过嘲笑牡丹的自负和夸张,表达了他对世俗虚荣和追求外表的嘲讽态度。他以牡丹花为象征,讽刺当时社会上追求虚名和外表的风气。诗中的渔阳鼙鼓和沈香亭北等具体景物的描写,形象地展示了人们追逐名利的热闹场景,以及辛弃疾对这种现象的不屑和批评。整首诗以嘲讽的口吻表达出对功利主义和虚荣心的讽刺,对人们追求表面光鲜而忽视内在品质的深刻批判。

太真第一拼音读音参考

xìng huā tiān cháo mǔ dān
杏花天(嘲牡丹)

mǔ dān bǐ dé shuí yán sè.
牡丹比得谁颜色。
shì gōng zhōng tài zhēn dì yī.
似宫中、太真第一。
yú yáng pí gǔ biān fēng jí.
渔阳鼙鼓边风急。
rén zài shěn xiāng tíng běi.
人在沈香亭北。
mǎi zāi chí guǎn duō hé yì.
买栽池馆多何益。
mò xū bǎ qiān jīn pāo zhì.
莫虚把、千金抛掷。
ruò jiào jiě yǔ qīng rén guó.
若教解语倾人国。
yí gè xī shī yě de.
一个西施也得。


相关内容:

宜颦宜笑越精神

醉逢笑处却轻颦

歌欲颦时还浅笑

有人一笑坐生春

不妨开口笑时频


相关热词搜索:太真第一
热文观察...
  • 牡丹比得谁颜色
    牡丹比得谁颜色。似宫中、太真第一。渔阳鼙鼓边风急。人在沈香亭北。买栽池馆多何益。莫虚把、千......
  • 渔阳鼙鼓边风急
    牡丹比得谁颜色。似宫中、太真第一。渔阳鼙鼓边风急。人在沈香亭北。买栽池馆多何益。莫虚把、千......
  • 东君未老
    豸冠风采,绣衣声价,曾把经纶少试。看看有诏日边来,便入侍、明光殿里。东君未老,花明柳媚,且......
  • 花明柳媚
    豸冠风采,绣衣声价,曾把经纶少试。看看有诏日边来,便入侍、明光殿里。东君未老,花明柳媚,且......
  • 且引玉尘沈醉
    豸冠风采,绣衣声价,曾把经纶少试。看看有诏日边来,便入侍、明光殿里。东君未老,花明柳媚,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