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唐寺丞知南雄州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梅尧臣
2025-07-21

唐寺丞知南雄州

宋代  梅尧臣  

前林尚含冻,南国使君行。
逆水春风峭,孤舟桂席轻。
踏歌闻旧俗,信鬼有颓氓。
当识朱衣贵,壶浆拥道迎。

唐寺丞知南雄州作者简介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唐寺丞知南雄州翻译及注释

《唐寺丞知南雄州》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前林尚含冻,
南国使君行。
逆水春风峭,
孤舟桂席轻。
踏歌闻旧俗,
信鬼有颓氓。
当识朱衣贵,
壶浆拥道迎。

诗意:
这首诗以描述一个唐代的寺庙丞(官职)被派往南方边境的雄州的使命为主题。诗中描绘了丞官踏上南行之旅的景象,通过描写自然环境和人物行动,表达了作者对使君使命的敬重和对南方风土人情的好奇。

赏析:
诗的开篇写道:“前林尚含冻”,描述了春天初期的景象,寒冷尚未完全消退。接着,诗人描绘了南国使君踏上旅程,面临逆水(逆流而上)和峭风的艰险。孤舟轻轻荡漾在江水上,桂席随风飘动,给人一种清幽的感觉。

接下来的两句“踏歌闻旧俗,信鬼有颓氓”,表达了诗人对南方风土人情的好奇和兴趣。踏歌的动作暗示着使君对南方的文化和习俗感到好奇,而“信鬼有颓氓”则暗示南方地区的宗教信仰和社会风气与北方有所不同。

最后两句“当识朱衣贵,壶浆拥道迎”,表达了对使君的敬重和接待。朱衣指的是高官显贵,壶浆则代表酒食款待,拥道迎接使君的场景显示了他们对使君的礼遇和重视。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物行动,表达了作者对南方使君使命的敬重和对南方风土人情的好奇。同时,诗中也展示了南方地区与北方的差异,呈现了一幅独特的山水风景和人文氛围。

唐寺丞知南雄州拼音读音参考

táng sì chéng zhī nán xióng zhōu
唐寺丞知南雄州

qián lín shàng hán dòng, nán guó shǐ jūn xíng.
前林尚含冻,南国使君行。
nì shuǐ chūn fēng qiào, gū zhōu guì xí qīng.
逆水春风峭,孤舟桂席轻。
tà gē wén jiù sú, xìn guǐ yǒu tuí máng.
踏歌闻旧俗,信鬼有颓氓。
dāng shí zhū yī guì, hú jiāng yōng dào yíng.
当识朱衣贵,壶浆拥道迎。


相关内容:

随州钱相公挽歌三首

随州钱相公挽歌三首

随州钱相公挽歌三首

刘原甫观相国寺净土杨惠之塑像吴道子画又越

令狐秘丞守彭州


相关热词搜索:雄州唐寺丞
热文观察...
  • 题三教圆通堂
    处中最灵智,人与天地参。其间有佛老,曷又推为三。共以圆通出,诚明自包含。排楹压文础,焕采涂......
  • 题姑苏豹隐堂
    青山崔巍藏古基,文豹不见空断碑。华堂重构犹隐雾,地今易主还好奇。欲邀明月一去饮,常娥将悔出......
  • 途中寄上尚书晏相公二十韵
    惊飙入林鸦乱飞,舞空落叶相追随。秋权摧物不见迹,但使万古生愁悲。登山临水昔感别,身作旅人安......
  • 王道损赠永兴冰蜜梨四颗
    名果出西州,霜前竞以收。老嫌冰熨齿,渴爱蜜过喉。色向瑶盘发,甘应蚁酒投。仙桃无此比,不畏小......
  • 魏屯田知楚州
    淮南木叶惊,淮上使君行。天外高帆出,沙头侯吏迎。夜渐通废埭,秋月满孤城。正迟文翁化,从来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