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名句 >滩声山翠至今在的意思和全诗出处及赏析翻译_唐代诗人刘长卿
2025-07-21

滩声山翠至今在的意思和全诗出处及赏析翻译

出自:严陵钓台送李康成赴江东使  
朝代:唐代  
作者:刘长卿  
字数:7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  

【古诗内容】
潺湲子陵濑,仿佛如在目。
七里人已非,千年水空绿。
新安江上孤帆远,应逐枫林万馀转。
古台落日共萧条,寒水无波更清浅。
台上渔竿不复持,却令猿鸟向人悲。
滩声山翠至今在,迟尔行舟晚泊时。

滩声山翠至今在翻译及注释

诗词《严陵钓台,送李康成赴江东使》是一首唐代刘长卿的诗作。该诗描绘了一个渔台的景象,以及诗人对友人李康成离去的送别之情。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和赏析:

潺湲子陵濑,仿佛如在目。
湍急的子陵濑流水,似乎就在眼前。

七里人已非,千年水空绿。
七里人已经离去,千年的水现在呈现出一片空绿。

新安江上孤帆远,应逐枫林万馀转。
新安江上的孤帆飘远,应该追逐着枫林无数次的涟漪。

古台落日共萧条,寒水无波更清浅。
古老的渔台落日时一片荒凉,冰冷的水面平静而清浅。

台上渔竿不复持,却令猿鸟向人悲。
渔台上的钓竿已不再握持,却令猿鸟为别离而哀愁。

滩声山翠至今在,迟尔行舟晚泊时。
滩头水声山色至今还在,迟迟地行舟,晚上才泊船。

这首诗词以描写一幅江南渔台的景象为主,通过描绘水流、渔台、孤岛等自然景象,展示了诗人对江南水乡的悠闲而静美的情感。诗中的对比手法,如七里人已非、千年水空绿等,突出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思绪之情。同时,诗人通过描绘寂静的江南景色,表达出自己对人事变迁的淡然态度和对友谊之美的珍惜。

整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唐代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同时表达了对友人的离别之情。通过简短而有力的表达,诗人深情而不失内敛地表达出自己的思考和感叹,使读者产生共鸣。这首诗词在诗意上并不复杂,但却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感叹。

滩声山翠至今在拼音读音参考

yán líng diào tái, sòng lǐ kāng chéng fù jiāng dōng shǐ
严陵钓台,送李康成赴江东使

chán yuán zǐ líng lài, fǎng fú rú zài mù.
潺湲子陵濑,仿佛如在目。
qī lǐ rén yǐ fēi, qiān nián shuǐ kōng lǜ.
七里人已非,千年水空绿。
xīn ān jiāng shàng gū fān yuǎn, yīng zhú fēng lín wàn yú zhuǎn.
新安江上孤帆远,应逐枫林万馀转。
gǔ tái luò rì gòng xiāo tiáo,
古台落日共萧条,
hán shuǐ wú bō gèng qīng qiǎn.
寒水无波更清浅。
tái shàng yú gān bù fù chí, què lìng yuán niǎo xiàng rén bēi.
台上渔竿不复持,却令猿鸟向人悲。
tān shēng shān cuì zhì jīn zài, chí ěr xíng zhōu wǎn pō shí.
滩声山翠至今在,迟尔行舟晚泊时。


相关内容:

却令猿鸟向人悲

寒水无波更清浅

古台落日共萧条

台上渔竿不复持

应逐枫林万馀转


相关热词搜索:滩声山翠至今在
热文观察...
  • 迟尔行舟晚泊时
    潺湲子陵濑,仿佛如在目。七里人已非,千年水空绿。新安江上孤帆远,应逐枫林万馀转。古台落日共......
  • 一展慰久阔
    一展慰久阔,寸心仍未伸。别时两童稚,及此俱成人。那堪适会面,遽已悲分首。客路向楚云,河桥对......
  • 寸心仍未伸
    一展慰久阔,寸心仍未伸。别时两童稚,及此俱成人。那堪适会面,遽已悲分首。客路向楚云,河桥对......
  • 别时两童稚
    一展慰久阔,寸心仍未伸。别时两童稚,及此俱成人。那堪适会面,遽已悲分首。客路向楚云,河桥对......
  • 及此俱成人
    一展慰久阔,寸心仍未伸。别时两童稚,及此俱成人。那堪适会面,遽已悲分首。客路向楚云,河桥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