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天台晴望(时左迁台州刺史·题一作喜晴)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李敬方
2025-07-23

天台晴望(时左迁台州刺史·题一作喜晴)

唐代  李敬方  

天台十二旬,一片雨中春。
林果黄梅尽,山苗半夏新。
阳乌晴展翅,阴魄夜飞轮。
坐冀无云物,分明见北辰。

天台晴望(时左迁台州刺史·题一作喜晴)作者简介

生卒年不详。籍贯不详。唐代诗人。穆宗长庆三年【823】进士。文宗太和【827-835】间,曾任歙州【安徽省歙县】、台州【今浙江省临海县】刺史。著有《李敬方诗》一卷,《全唐诗》录存其诗八首。

天台晴望(时左迁台州刺史·题一作喜晴)翻译及注释

天台晴望(时左迁台州刺史·题一作喜晴)

十二旬,一片雨中春。
林果黄梅尽,山苗半夏新。
阳乌晴展翅,阴魄夜飞轮。
坐冀无云物,分明见北辰。

中文译文:
天台十二节气,一片雨中的春天。
果园中的黄梅已经尽落,山上的作物却渐渐新长。
太阳晴朗地展开翅膀,月亮的阴影在夜空中飞转。
我坐着期望无云的天空,明亮地看见北极星。

诗意: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天台观望天空时的所见所感。作者描绘了春天的景象,用天台的十二节气来表示时间的过程。林中的果树已经尽落了黄梅,而山上的作物却在这雨中重新生长。阳光明媚的展开翅膀,月亮的阴影在夜空中飞舞。作者期待着没有云的天空,可以明亮地看到北极星。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优美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观察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通过描绘果园和山上的景物,诗中传达了春天的到来和万物生机的复苏。阳光和月亮则象征着对美好的向往和追求。作者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追求,同时也体现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力量的赞美。整首诗节奏流畅,用词简洁,意境深远,给人以清新、明朗的感觉。

天台晴望(时左迁台州刺史·题一作喜晴)拼音读音参考

tiān tāi qíng wàng shí zuǒ qiān tái zhōu cì shǐ tí yī zuò xǐ qíng
天台晴望(时左迁台州刺史·题一作喜晴)

tiān tāi shí èr xún, yī piàn yǔ zhōng chūn.
天台十二旬,一片雨中春。
lín guǒ huáng méi jǐn, shān miáo bàn xià xīn.
林果黄梅尽,山苗半夏新。
yáng wū qíng zhǎn chì, yīn pò yè fēi lún.
阳乌晴展翅,阴魄夜飞轮。
zuò jì wú yún wù, fēn míng jiàn běi chén.
坐冀无云物,分明见北辰。


相关内容:

江南作(一作江上旅泊)

听歌二首(前篇一作听刘端公田家歌,后篇作耿家歌)

行经褒城寄兴元姚从事

戏颜郎中猎

王家琵琶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送蜀客
    楚客去岷江,西南指天末。平生不达意,万里船一发。行行三峡夜,十二峰顶月。哀猿别曾林,忽忽声......
  • 伤迁客殁南中
    故人何处殁,谪宦极南天。远地身狼狈,穷途事果然。白须才过海,丹旐却归船。肠断相逢路,新来客......
  • 晚秋江上作
    万里穷秋客,萧条对落晖。烟霞山鸟散,风雨庙神归。地远蛩声切,天长雁影稀。那堪正砧杵,幽思想......
  • 题虎丘东寺
    云树拥崔嵬,深行异俗埃。寺门山外入,石壁地中开。仰砌池光动,登楼海气来。伤心万古意,金玉葬......
  • 题丹阳永泰寺练湖亭
    小槛俯澄鲜,龙宫浸浩然。孤光悬夜月,一片割秋天。浅派胤沙草,馀波漂岸船。聊当因畎浍,披拂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