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题巴东寺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寇准
2025-07-25

题巴东寺

宋代  寇准  

寺在啼猿外,门开古涧涯。
山深微有径,树老半无枝。
望远云长暝,谈空日渐移。
恐朝金马去,还失白莲期。

题巴东寺作者简介

莱国忠愍公寇准(961-1023),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累迁殿中丞、通判郓州。召试学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馆,为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 (1023) 九月,又贬寇准衡州司马,是时寇准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衡州团练副使李迪迎寇准尸灵厝于衡州(今衡阳市)岳屏山花药寺,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

题巴东寺翻译及注释

《题巴东寺》是宋代文学家寇准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寺在啼猿外,门开古涧涯。
山深微有径,树老半无枝。
望远云长暝,谈空日渐移。
恐朝金马去,还失白莲期。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寺庙的景象。寺庙位于山谷中,远离猿猴的啼声。寺门敞开,面向古老的山涧。山深处只有一条狭窄的小径,树木苍老,枝叶凋零。远望时,云雾弥漫,天色渐暗。诗人心中充满了对虚空的思考,时间的流逝逐渐改变了他的思绪。他担心明天早晨金色的马车会带走他,错过了与白莲相会的时机。

赏析:
寇准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幽静而荒凉的山寺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时光流逝的思考。

首先,诗人描述了寺庙的位置和环境。寺庙位于山谷中,远离猿猴的啼声,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寺门敞开,面向着古老的山涧,展现出庄严肃穆的氛围。

其次,诗人通过描绘山深处的小径和苍老凋零的树木,表达了对岁月流转的感慨。山深微有径,暗示着这个寺庙的隐蔽和深邃,树老半无枝则象征着时间的无情,岁月的消逝。

接着,诗人通过望远景象的描写,将自己的思绪与虚空相联系。远处的云雾弥漫,天色渐暗,给人一种模糊不清的感觉。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思考虚空的存在,时间的流逝也逐渐改变了他的思绪。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担忧。诗人担心明天早晨金色的马车会带走他,这里金马可以理解为时间的象征,暗示着光阴易逝,人生短暂。白莲期象征着美好的机遇或遗憾的错过,诗人担心错过了与之相会的机会。

整首诗通过寺庙的景象和对自然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人生短暂的思考,以及对美好机遇的渴望和担忧。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创造了一种宁静而凄美的意境,让读者沉浸其中,感受到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脆弱。

题巴东寺拼音读音参考

tí bā dōng sì
题巴东寺

sì zài tí yuán wài, mén kāi gǔ jiàn yá.
寺在啼猿外,门开古涧涯。
shān shēn wēi yǒu jìng, shù lǎo bàn wú zhī.
山深微有径,树老半无枝。
wàng yuǎn yún zhǎng míng, tán kōng rì jiàn yí.
望远云长暝,谈空日渐移。
kǒng cháo jīn mǎ qù, hái shī bái lián qī.
恐朝金马去,还失白莲期。


相关内容:

送友生下第南归

送左眉州之任

送李生归秦中

瑞庆园观稼奉圣旨次韵

塞上


相关热词搜索:东寺
热文观察...
  • 天安殿酌献天书
    圣运昭惟永,高真协降祥。方严泰坛祀,先荐釜山章。典礼官无旷,涓辰筮有常。中天华阙秘,象衮睟......
  • 途次郑州
    南阳西去见遗基,驻马平郊远树微。自笑平生无所着,不如山鸟解思归。...
  • 途中作
    秋末楚云端,行侵苔藓斑。愁肠不厌酒,病眼岂逢山。远路有时到,宦游无处闲。却思清渭北,烟柳掩......
  • 西垣致斋日因成一章呈二相公
    摄事修雩祀,斋居近紫庭。千门夏雨歇,高树夕阳生。更散掖垣静,风来钟漏清。岩廊惭旧德,书殿愧......
  • 喜吉上人至
    邺北至夔城,三千里外程。劳寻苦吟伴,独入乱山行。楚水秋无际,巴猿衣有声。逢师不能寐,因话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