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题何仙姑旧居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徐照
2025-07-22

题何仙姑旧居

宋代  徐照  

身居何处洞,潇岸看云行。
既已通仙籍,奚烦赠道名。
幌红花日影,香断寺钟声。
题句君应识,君诗亦自清。

题何仙姑旧居作者简介

徐照(?~1211)南宋诗人。字道晖,一字灵晖,自号山民,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家境清寒,一生未仕,布衣终身,以诗游士大夫间,行迹扁及今湖南、江西、江苏、四川等地。宁宗嘉定四年卒。徐照是“永嘉四灵”之一,其诗宗姚合、贾岛,题材狭窄,刻意炼字炼句。他在《山中寄翁卷》中写道:“吟有好怀忘瘦苦”,可见苦吟情状。据叶适说,他是“四灵”中首先反对江西派而提倡晚唐诗的诗人。徐照有《促促词》,通过农民与小吏的劳逸悲欢对比来揭露社会不平,有张籍、王建乐府诗意味,被不少选本选录。但他主要写近体诗,五律尤多。徐照一生有三种爱好:嗜苦茗、游山水、喜吟咏。死后朋友出钱为他安葬。

题何仙姑旧居翻译及注释

《题何仙姑旧居》是宋代徐照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中描绘了作者身居何仙姑的旧居,俯瞰潇湘江上云行的景色。诗人已经通达了仙籍,不再烦忧尘世的名利,因此不需要赠与世俗的道号。幌红的花瓣投下日影,寺庙钟声的清脆钟声被香烟所打断。诗人以此为题,希望读者能够理解其中的含义,并且相信读者的诗歌同样是纯净清雅的。

这首诗词的诗意清新简练,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以及对作者境遇的表达,传递了一种超然尘世的意境。诗人身处何仙姑的旧居,高处俯瞰,眺望潇湘江上流云飘动,展现了一幅美丽而宁静的画面。诗人已经通达仙籍,摆脱了尘世的烦恼和纷扰,因此对于世俗的名利不再烦忧,不需要给自己赠与道号。诗中的幌红花和寺庙钟声,则是对纷繁世事的象征,它们的存在并不能影响到诗人的内心宁静和诗歌的纯净。最后,诗人以自己的诗句作为题目,希望读者能够理解其中的意义,并且相信读者的诗歌同样具有清澈的情感和纯净的意境。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展示了作者超脱尘世的心境,表达了对自然和心灵的追求和赞美。读者在阅读这首诗时,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于内心宁静的追求,同时也能够从中感受到作者的纯净和清澈的诗意。这首诗词以简约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美丽而宁静的画面,同时也启示人们追求心灵净化和超越尘世纷扰的思考。

题何仙姑旧居拼音读音参考

tí hé xiān gū jiù jū
题何仙姑旧居

shēn jū hé chǔ dòng, xiāo àn kàn yún xíng.
身居何处洞,潇岸看云行。
jì yǐ tōng xiān jí, xī fán zèng dào míng.
既已通仙籍,奚烦赠道名。
huǎng hóng huā rì yǐng, xiāng duàn sì zhōng shēng.
幌红花日影,香断寺钟声。
tí jù jūn yīng shí, jūn shī yì zì qīng.
题句君应识,君诗亦自清。


相关内容:

题侯侣之九歌图

题丁少瞻林园

题陈待制湖楼

题鲍史君林园

送木宗院


相关热词搜索:仙姑旧居
热文观察...
  • 题慧二梅图
    水波上头竹枝下,隙月斜穿雪轻酒。东君只付一家春,俗眼自分宫与野。从来诗子多好奇,寒暖又别南......
  • 题江心寺
    两寺今为一,僧多外国人。流来天际水,截断世间尘。鸦宿腥林径,龙归损塔轮。却疑成片石,曾坐谢......
  • 题信州祥符寺
    冰脂清绝地,谁拟此身来。寺古逢僧老,山高见水囘,岩菲寒未拆,风霭复难开。塔下看碑石,因寻跨......
  • 题罗隐故居
    片水静无尘,青山是四邻。上天如有意,此地着诗人。吟得物俱尽,罚令生世贫。因来寻古迹,只见石......
  • 题赵运管吟篷
    飞尘难到碧波中,波上烟云尽不同。吟断不知惊鹭起,汀花一半在船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