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题灵隐寺皖公院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郑巢
2025-07-21

题灵隐寺皖公院

唐代  郑巢  

山寒叶满衣,孤鹤偶清羸。
已在云房老,休为内殿期。
岚昏声磬早,果熟唤猿迟。
未得终高论,明朝更别离。

题灵隐寺皖公院作者简介

郑巢,[唐](约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字不祥,钱塘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懿宗咸通中前后在世。大中间,举进士。姚合为杭州刺史,巢献诗游其门馆。合颇奖重,凡登览燕集,巢常在侧。后不仕而终。巢著有诗一卷,《唐才子传》传于世。

题灵隐寺皖公院翻译及注释

《题灵隐寺皖公院》是唐代郑巢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山寒叶满衣,
孤鹤偶清羸。
已在云房老,
休为内殿期。
岚昏声磬早,
果熟唤猿迟。
未得终高论,
明朝更别离。

诗意:
这首诗以灵隐寺皖公院为题材,作者表达了自己对于禅宗修行的领悟与感悟。诗歌描绘了灵隐寺的清幽景致,表达了作者清净宁静的心境。

赏析:
这首诗的前两句描述了山寒之处,叶子落满了衣服,孤鹤瘦弱而清瘦,给人一种寂静、凄美的意境。接下来的两句表达了作者已经年老,无欲无求,不再追求内殿高位的名利,已经对这些世俗的追求有所超越。

接着,诗中出现了岚昏、磬声、果子成熟、猿声迟等景象,表达了时间的流转与变化。这些景象都仿佛映衬着修行者的境界,暗示着修行的道路上的艰辛与阻碍。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对于修行真谛的渴望和追求,他希望能够得到更深的解悟和启迪,明朝再次离开时,他希望能有更高的认识和理解。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出对禅宗修行的向往与追求,描绘了灵隐寺的宁静景象,给人一种寂静、淡泊的修行氛围。

题灵隐寺皖公院拼音读音参考

tí líng yǐn sì wǎn gōng yuàn
题灵隐寺皖公院

shān hán yè mǎn yī, gū hè ǒu qīng léi.
山寒叶满衣,孤鹤偶清羸。
yǐ zài yún fáng lǎo, xiū wèi nèi diàn qī.
已在云房老,休为内殿期。
lán hūn shēng qìng zǎo, guǒ shú huàn yuán chí.
岚昏声磬早,果熟唤猿迟。
wèi dé zhōng gāo lùn, míng cháo gèng bié lí.
未得终高论,明朝更别离。


相关内容:

送李式

杏溪十首·溪路

乞新茶

哭贾岛二首

投江州张郎中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过天津桥晴望
    闲立津桥上,寒光动远林。皇宫对嵩顶,清洛贯城心。雪路初晴出,人家向晚深。自从王在镐,天宝至......
  • 山中寄友人
    路岐何渺邈,在客易蹉跎。却是去家远,因循住日多。几看春草绿,又见塞鸿过。未有进身处,忍教抛......
  • 送袁肇归山阴
    论文意有违,寒雨洒行衣。南渡久谁语,后吟今独归。河帆因树落,沙鸟背潮飞。若值云门侣,多因宿......
  • 和王郎中召看牡丹
    葩叠萼相重,烧栏复照空。妍姿朝景里,醉艳晚烟中。乍怪霞临砌,还疑烛出笼。绕行惊地赤,移坐觉......
  • 喜马戴冬夜见过期无可上人不至
    客来初夜里,药酒自开封。老渐多归思,贫惟长病容。苦寒灯焰细,近晓鼓声重。僧可还相舍,深居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