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题盛令新亭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方干
2025-07-23

题盛令新亭

唐代  方干  

举目岂知新智慧,存思便是小天台。
偶尝嘉果求枝去,因问名花寄种来。
春物诱才归健笔,夜歌牵醉入丛杯。
此中难遇逍遥事,计日应为印绶催。

题盛令新亭作者简介

方干(809—888)字雄飞,号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方干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方干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方干像于严陵祠配享。

题盛令新亭翻译及注释

《题盛令新亭》是唐代方干所写的一首诗。下面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抬眼望去何所知,
思索之间仿佛腾云台。
偶尝美果聊致辞,
再问佳花怜其种。

春天的风景引发了才思,提笔写下了一篇充满智慧的作品。诗人还很欣赏一棵树上的美丽果实,不禁向它聊起了自己的心情。之后,他又询问了一朵名花,希望能够寄送一些它的种子。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一座新建的亭子里思考问题的情景。诗人登上亭子,俯瞰四周,仿佛能够豁然开朗,获得新的智慧。亭子内的景物激发了诗人的灵感,使他产生了一种脱俗的感觉。

同时,诗中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之情。他品尝着美味的果实,与花草对话,赞美着它们的美丽。诗人通过与自然的互动,进一步丰富了自己的思维。

赏析:
这首诗以独立的视角描述了诗人在新亭中的感受和思考。亭子象征着诗人的思维空间,可以让他超脱尘世的干扰,思考一些更高级的问题。

诗中使用了自然的景物作为对话的对象,显示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自然智慧的追求。诗人通过与自然的互动,使得自己的思维得到了启发,写出了这首充满智慧的诗。

整体上,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写出了作者的思维场景和灵感来源。通过对自然的表达和对智慧的追求,展示了诗人的独特情感和思考能力。这首诗通过实写和虚写的手法,将自然景物与作者的思维相结合,给人一种清新而深邃的感觉。

题盛令新亭拼音读音参考

tí shèng lìng xīn tíng
题盛令新亭

jǔ mù qǐ zhī xīn zhì huì, cún sī biàn shì xiǎo tiān tāi.
举目岂知新智慧,存思便是小天台。
ǒu cháng jiā guǒ qiú zhī qù,
偶尝嘉果求枝去,
yīn wèn míng huā jì zhǒng lái.
因问名花寄种来。
chūn wù yòu cái guī jiàn bǐ, yè gē qiān zuì rù cóng bēi.
春物诱才归健笔,夜歌牵醉入丛杯。
cǐ zhōng nán yù xiāo yáo shì, jì rì yīng wèi yìn shòu cuī.
此中难遇逍遥事,计日应为印绶催。


相关内容:

逼试投所知

将谒商州吕郎中,道出楚州,留献章中丞

秋日怀江上友人

隋堤柳

上东川顾尚书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清源标公
    师为众人重,始得众人师。年到白头日,行如新戒时。瓶添放鱼涧,窗迥袅猿枝。此地堪终老,迷痴自......
  • 赠先辈令狐补阙
    中间声迹早薰然,阻避钧衡过十年。碧海浪高终济物,苍梧云好已归天。花迎彩服离莺谷,柳傍东风触......
  • 送僧南游
    三秋万里五溪行,风里孤云不计程。若念猩猩解言语,放生先合放猩猩。...
  • 新秋独夜寄戴叔伦
    遥夜独不卧,寂寥庭户中。河明五陵上,月满九门东。万里亲朋散,故园沧海空。归怀正南望,此夕起......
  • 赠上虞胡少府百篇
    求仙不在炼金丹,轻举由来别有门。日晷未移三十刻,风骚已及四千言。宏才尚遣居卑位,公道何曾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