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题双庙镇峡楼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李曾伯
2025-07-24

题双庙镇峡楼

宋代  李曾伯  

峰巍鳌柱疑娲立,地峻龙门自禹开。
山色半昏朝欲雨,滩声不蛰夜何雷。
云屏烟障相迎送,沙鸟风樯几去来。
徙倚阑干不知倦,一诗弹压愧非材。

题双庙镇峡楼作者简介

李曾伯(1198~1265至1275间) 南宋词人。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属浙江)。

题双庙镇峡楼翻译及注释

《题双庙镇峡楼》是宋代李曾伯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峰巍鳌柱疑娲立,地峻龙门自禹开。
山色半昏朝欲雨,滩声不蛰夜何雷。
云屏烟障相迎送,沙鸟风樯几去来。
徙倚阑干不知倦,一诗弹压愧非材。

译文:
高峰巍峨,好似仙女娲立于此;地势险峻,宛如龙门乃禹所开。
山色半昏,晨光透云而欲下雨;滩声不息,夜晚雷声何其轰鸣。
云雾缭绕,烟雨交错相互迎送;沙鸟飞翔,风帆起伏几次往来。
我倚靠在栏杆上,不知疲倦;一首诗曲,压抑内心的愧疚,感到自己才思不够。

诗意和赏析:
《题双庙镇峡楼》描绘了一幅山水景色的壮丽画面,以及诗人的心境和思考。诗中以峰巍鳌柱、地峻龙门形容山势险峻之美,展现了大自然的雄伟壮观。山色半昏、朝欲雨、滩声不蛰夜何雷等描写了山水的变幻和气象的变化,给人以朦胧和神秘的感觉。云雾烟障、沙鸟风樯则表现了自然景观中的和谐与流动,给人以亲近自然的感受。

诗人倚靠在栏杆上,不知疲倦,表现了他对山水的倾慕和陶醉。他以一首诗曲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但感到自己的才思不够,内心愧疚。这种愧疚不仅是对自身才华的质疑,也是对大自然壮丽景色的敬畏和对历史文化的传承的责任感。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山水的壮丽和气象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自身才华的不足的思考。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大自然和历史文化的敬畏和热爱,以及对艺术追求的坚持和自我反省。这首诗词以其独特的意象描绘和深刻的内心表达,展示了宋代文人的情感和思想追求,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题双庙镇峡楼拼音读音参考

tí shuāng miào zhèn xiá lóu
题双庙镇峡楼

fēng wēi áo zhù yí wā lì, dì jùn lóng mén zì yǔ kāi.
峰巍鳌柱疑娲立,地峻龙门自禹开。
shān sè bàn hūn cháo yù yǔ, tān shēng bù zhé yè hé léi.
山色半昏朝欲雨,滩声不蛰夜何雷。
yún píng yān zhàng xiāng yíng sòng, shā niǎo fēng qiáng jǐ qù lái.
云屏烟障相迎送,沙鸟风樯几去来。
xǐ yǐ lán gān bù zhī juàn, yī shī tán yā kuì fēi cái.
徙倚阑干不知倦,一诗弹压愧非材。


相关内容:

宿江州药王寺

送了守衡州

寿应茶马

寿应茶马

寿城凯还宴将帅乐语口号


相关热词搜索:庙镇
热文观察...
  • 宿深桥驿
    湘浦才春已著鞭,依稀渐近劝耕天。山樱花落红飘雨,野草烧残青入烟。云接岭头阴漠漠,泉流涧底响......
  • 题越观和方孚若韵
    檐阴寂寂转西迟,检点春工倍费诗。烟树郁苍何处洞,雨苔斑驳旧人碑。清泉白石仙游地,芳草绿阴晴......
  • 挽李楼山观文三首
    展也岷峨秀,钟为柱石臣。直声留谏纸,硕望压朝绅。群议王师锐,孤忠主听陈。天其昌我宋,尧舜致......
  • 挽李楼山观文三首
    两登枢辅地,一武宰衡班。利泽才膺寸,良方缩肘间。重为千载惜,竟老十年闲。回首西州梦,吴中第......
  • 挽李楼山观文三首
    相从剑南幕,公壮我丁年。寘彼诸生后,荐之明主前。承颜台衮近,托迹午桥边。壤厦千秋隔,潸然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