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题覃怀吕充隐和隐诗卷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李曾伯
2025-07-25

题覃怀吕充隐和隐诗卷

宋代  李曾伯  

数诗盘谷友人钦,一片柴桑处士心。
几十年间南北事,祗令三叹有遗音。

题覃怀吕充隐和隐诗卷作者简介

李曾伯(1198~1265至1275间) 南宋词人。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属浙江)。

题覃怀吕充隐和隐诗卷翻译及注释

诗词:《题覃怀吕充隐和隐诗卷》
作者:李曾伯(宋代)

中文译文:
数诗盘谷友人钦,
一片柴桑处士心。
几十年间南北事,
祗令三叹有遗音。

诗意:
这首诗是李曾伯写的,他题词在覃怀吕充隐和隐诗卷上。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于友人钦赏他的诗集《盘谷集》的感激之情,以及对于一位隐士(柴桑处士)坚守清修的心态的赞叹。诗人回顾了过去几十年中南北地区的变迁和时事,这让他感慨万分,产生了一种遗憾之音。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平实的语言,表达了作者深深的感激之情和对历史事件的思考。首先,诗人感谢友人对他的诗集《盘谷集》的赞赏,用“数”来形容友人的赞叹之多。诗人将朋友的钦赏与自己的心灵相连,用“一片柴桑处士心”来形容自己的内心情感,突显了他对于清修隐逸生活的向往和珍惜。这里的柴桑处士可能是指一个追求宁静和自由的隐士形象,而诗人对于这种精神境界的赞叹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接着,诗人回顾了几十年间南北地区的事情,这里可以理解为历史的变迁和动荡。他用“祗令三叹有遗音”来描述自己的感叹之情,表达了他对于时代变迁和历史遗憾的思考。这种遗憾之音可能是对于战乱和动荡时期所带来的痛苦和伤害的反思,也可能是对于逝去的岁月和无法挽回的失落的回顾。整首诗以简练的文字勾勒出诗人的情感和思考,展现了他对于真情实感和历史变迁的敏锐触动。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感激和对清修隐逸生活以及历史变迁的思考。通过对于柴桑处士心的赞赏和对时事的感慨,诗人传递了他对于人生追求和历史变迁的思考,使读者感受到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对于人生与历史的深刻思索。

题覃怀吕充隐和隐诗卷拼音读音参考

tí tán huái lǚ chōng yǐn hé yǐn shī juàn
题覃怀吕充隐和隐诗卷

shù shī pán gǔ yǒu rén qīn, yī piàn chái sāng chǔ shì xīn.
数诗盘谷友人钦,一片柴桑处士心。
jǐ shí nián jiān nán běi shì, zhī lìng sān tàn yǒu yí yīn.
几十年间南北事,祗令三叹有遗音。


相关内容:

题林路钤诗轴

题黎榷院诗轴

题荆门蒙泉

题剑门寺贺费伯矩韵

题怀达楼


相关热词搜索:充隐
热文观察...
  • 题宣公祠
    凛凛清规百世师,功名仅见奉天时。忠谋任起奸谀忌,感涕宁无士卒思。落日桑榆存旧迹,西风芦苇护......
  • 同罗季能章成父张子直登樊城制胜楼
    避愁聊复上层楼,上到层楼转更愁。杳杳青烟榆夹塞,鳞鳞翠浪麦平畴。山连楚甸三千里,地隔中原四......
  • 挽史鲁公
    经济由身致,安危主意深。威名振华夏,岁月付山林。世望一老在,天胡二竖侵。盖棺公论定,不泯是......
  • 挽史鲁公
    自出权衡下,当从履屐间。旧游今历落,往事几危艰。纪德哀辞痛,酬知老泪潸。哲人今已矣,魂梦绕......
  • 晚宿大塘市
    仆仆征鞍日向西,相将山色界湘漓。风多火种春犹烧,客每露行朝未炊。燕傍人家犹细认,马行官道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