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题五老峰下费君书院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杨巨源
2025-07-19

题五老峰下费君书院

唐代  杨巨源  

解向花间栽碧松,门前不负老人峰。
已将心事随身隐,认得溪云第几重。

题五老峰下费君书院作者简介

唐代诗人。字景山,后改名巨济。河中(治所今山西永济)人。贞元五年(789)进士。初为张弘靖从事,由秘书郎擢太常博士,迁虞部员外郎。出为凤翔少尹,复召授国子司业。长庆四年(824),辞官退休,执政请以为河中少尹,食其禄终身。关于杨巨源生年,据方崧卿《韩集举正》考订。韩愈《送杨少尹序》作于长庆四年(824),序中述及杨有“年满七十”、“去归其乡”语。由此推断,杨当生于755年,卒年不详。

题五老峰下费君书院翻译及注释

《题五老峰下费君书院》是唐代杨巨源的作品,诗中描绘了五老峰下的费君书院,抒发了作者对山水之美的赞叹和自然景物的沉浸感受。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解向花间栽碧松,
在花丛中栽种翠绿的松树,
门前不负老人峰。
在山门前,倚老人峰而建,
已将心事随身隐,
把心中的事物尽情地隐匿,
认得溪云第几重。
辨别出多少层次的溪云。

诗意和赏析:
该诗描绘了五老峰下的费君书院,以及其与山川自然的关系。诗人用简洁而准确的描述,使读者能够产生强烈的审美感受。

杨巨源以解向花间栽碧松作为开头,以松树的翠绿与花丛的盛开形成鲜明的对比,暗示了书院的清幽和与众不同的气质。

作者倚老人峰而建的费君书院,以山峰为背景形成了对比鲜明的景色,突出了书院的高峻之感。

接着,诗人表达了自己已经将心事随身隐,将内心的烦恼尽情地隐藏起来,突出了游山享受自然景色的心境。

最后一句"认得溪云第几重",通过作者辨别出的溪云层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熟悉和敬畏之情。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在五老峰下费君书院所领略到的山水之美,以及对自然景物的赞叹之情。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赏析,诗词将读者带入了作者的情感世界,让人感受到山水的瑰丽和神奇之处。同时也透露出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题五老峰下费君书院拼音读音参考

tí wǔ lǎo fēng xià fèi jūn shū yuàn
题五老峰下费君书院

jiě xiàng huā jiān zāi bì sōng, mén qián bù fù lǎo rén fēng.
解向花间栽碧松,门前不负老人峰。
yǐ jiāng xīn shì suí shēn yǐn, rèn de xī yún dì jǐ zhòng.
已将心事随身隐,认得溪云第几重。


相关内容:

长安叙怀寄崔十五

怀德抒情寄上信州座主

同刘二十八院长述旧言怀感时书事奉寄澧州…赠二君子

送正字十九兄归江东醉后绝句

偷诗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晚秋闲居
    独坐高秋晚,萧条足远思。家贫常畏客,身老转怜儿。万种尽闲事,一生能几时。从来疏懒性,应只有......
  • 闻籍田有感
    天田不日降皇舆,留滞长沙岁又除。宣室无由问釐事,周南何处托成书。...
  • 咏灯花同侯十一
    今夕知何夕,花然锦帐中。自能当雪暖,那肯待春红。黄里排金粟,钗头缀玉虫。更烦将喜事,来报主......
  • 答权载之离合诗(时为给事中)
    史才司秘府,文哲今超古。亦有擅风骚,六联文墨曹。圣贤三代意,工艺千金字。化识从臣谣,人推仙......
  • 胡笳十八拍·第八拍
    忆昔私家恣娇小,远取珍禽学驯扰。如今沦弃念故乡,悔不当初放林表。朔风萧萧寒日暮,星河寥落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