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题伍子胥庙壁诗意和翻译_明代诗人唐寅
2025-07-23

题伍子胥庙壁

明代  唐寅  

白马曾骑踏海潮,由来吴地说前朝;
眼前多少不平事,愿与将军借宝刀。

题伍子胥庙壁作者简介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汉族,南直隶苏州吴县人。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据传他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吴门四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题伍子胥庙壁翻译及注释

《题伍子胥庙壁》是明代文人唐寅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白马曾骑踏海潮,
由来吴地说前朝;
眼前多少不平事,
愿与将军借宝刀。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伍子胥的事迹和作者对时事的反思。伍子胥是春秋时期吴国的名将,他曾骑着白马勇猛地跋涉过汹涌的海潮,为了复兴吴国的辉煌。诗人通过提及伍子胥,将目光回溯到过去的辉煌时代,表达了对前朝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然而,眼前的现实却是不尽如人意的。作者用“眼前多少不平事”来揭示当时社会的种种不公和冤屈,抒发了自己对于社会现象的不满和关切。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愿望,他希望能借用伍子胥的宝刀,象征着英勇和正义的力量,来扶正社会的不平之事,实现社会的公正与和谐。

赏析:
《题伍子胥庙壁》以简短的四句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历史英雄伍子胥的敬慕、对现实社会不平之事的忧虑,以及对社会改革的渴望。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首句以“白马曾骑踏海潮”开篇,通过描绘伍子胥勇猛无畏的形象,展现了他为国家复兴所做的努力。这一景象生动有力,让人对伍子胥的英勇形象留下深刻印象。

接下来的两句“由来吴地说前朝;眼前多少不平事”,将目光从过去转向了当下社会的不公与不平。通过对比过去吴国的辉煌和当下社会的不尽如人意,作者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和对历史的怀念之情。

最后一句“愿与将军借宝刀”,诗人表达了自己希望能够借用伍子胥的宝刀,来改变社会的不平现象,实现社会的正义与和谐的愿望。这句话意味深长,借用宝刀象征着诗人希望通过正义和勇敢的力量来解决社会问题。

整首诗词通过对伍子胥的称颂和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于英雄精神和社会公正的追求。通过简洁有力的表达方式,诗人成功地传达了自己内心的情感和对社会的思考,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题伍子胥庙壁拼音读音参考

tí wǔ zǐ xū miào bì
题伍子胥庙壁

bái mǎ céng qí tà hǎi cháo, yóu lái wú dì shuō qián cháo
白马曾骑踏海潮,由来吴地说前朝;
yǎn qián duō shǎo bù píng shì, yuàn yǔ jiāng jūn jiè bǎo dāo.
眼前多少不平事,愿与将军借宝刀。


相关内容:

桃花庵遇仙记

女人

西畴图

相逢行


相关热词搜索:伍子胥
热文观察...
  • 题菊花图
    黄花无主为谁容,冷落疏篱曲径中;尽把金钱买脂粉,一生颜色付西风。...
  • 题落霞孤骛图
    画栋珠帘烟水中,落霞孤骛渺无踪。千年想见王南海,曾借龙王一阵风。...
  • 赠日本友人彦九郎
    萍踪两度到中华,归国凭将涉历夸。剑佩丁年朝帝扆,星晨午夜拂仙槎。骊歌送别三年客,鲸海遄征万......
  • 贫士吟
    十朝风雨若昏迷,八口妻孥并告饥。信是老天真戏我,无人来买扇头诗。青山白发老痴顽,笔砚生涯苦......
  • 题陶谷赠词图
    一宿姻缘逆旅中,短词聊以识泥鸿。当时我作陶承旨,何必尊前面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