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题中南佛塔寺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温庭筠
2025-07-21

题中南佛塔寺

唐代  温庭筠  

春天  写景  抒情  

鸣泉隔翠微,千里到柴扉。
地胜人无欲,林昏虎有威。
涧苔侵客屦,山雪入禅衣。
桂树芳阴在,还期岁晏归。

题中南佛塔寺作者简介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题中南佛塔寺翻译及注释

题中南佛塔寺

鸣泉隔翠微,千里到柴扉。
地胜人无欲,林昏虎有威。
涧苔侵客屦,山雪入禅衣。
桂树芳阴在,还期岁晏归。

诗词的中文译文:
题在中南佛塔寺

鸣泉声隔葱茏的微风中,走过千里来到柴门口。
这里的地胜过人,无欲无求,而山林中的老虎充满威严。
溪涧上的苔藓攀附着客人的鞋履,山上的雪花进入僧人的禅衣。
唯有桂树气香四溢,提醒着我,迟早要归去。

诗意:
这首诗是唐代温庭筠所作的七言绝句,表达了对中南佛塔寺的描写和赞美。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勾勒出佛塔寺的美丽景色和独特氛围。诗中提到的鸣泉、葱茏、柴门等形象,使读者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而在这美景之中,诗人以巧妙对比的手法,将地胜与人欲、林昏与虎威进行对比。表现了佛塔寺作为一处修行场所的特质,地胜意味着禅定心境,人无欲则表示修行者已摆脱了纷杂尘世的杂念。林昏虎威则显示了佛塔寺中的独特气息和庄严的氛围。最后,诗人提到桂树芳阴,以及对归家的向往,把诗的情感层次推向一个高峰。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自然的语言,给读者带来了一种宁静、恬然的心境。通过对景点的描写,展现了佛塔寺的美景和独特之处。同时,通过对比的手法,表现了佛塔寺的宗教氛围和修行者的心态。整首诗意境唯美,意境深远,既展示了景色的美丽,又表达了对归家之愿望的向往。同时,也提醒人们应修炼自己的内心,超脱尘世之琐碎与杂乱,追求清静与内心的宁静。整首诗以地胜、人无欲、林昏与虎威等反差手法,生动地揭示了佛塔寺的特点,使得整首诗既有了艺术性的表现,又有了一定的教育意义。

题中南佛塔寺拼音读音参考

tí zhōng nán fó tǎ sì
题中南佛塔寺

míng quán gé cuì wēi, qiān lǐ dào chái fēi.
鸣泉隔翠微,千里到柴扉。
dì shèng rén wú yù, lín hūn hǔ yǒu wēi.
地胜人无欲,林昏虎有威。
jiàn tái qīn kè jù, shān xuě rù chán yī.
涧苔侵客屦,山雪入禅衣。
guì shù fāng yīn zài, hái qī suì yàn guī.
桂树芳阴在,还期岁晏归。


相关内容:

二月十五日樱桃盛开自所居蹑履吟玩竞名王泽章洋才

悼古

送称上人

虎丘寺赠渔处士

闻李夷遇下第东归因以寄赠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宿慈恩寺郁公房
    病身来寄宿,自扫一床闲。反照临江磬,新秋过雨山。竹阴移冷月,荷气带禅关。独住天台意,方从内......
  • 寄令狐绹相公
    官高频敕授,老免把犁锄。一主长江印,三封东省书。不无濠上思,唯食圃中蔬。梦幻将泡影,浮生事......
  • 乐府杂咏六首·双吹管
    长短裁浮筠,参差作飞凤。高楼微月夜,吹出江南弄。...
  • 杂题二首
    先知左袒始同行,须待龙楼羽翼成。若使只凭三杰力,犹应汉鼎一毫轻。鱼在枯池鸟在林,四时无奈雪......
  • 落第书怀寄友人
    清世谁能便陆沈,相逢休作忆山吟。若教仙桂在平地,更有何人肯苦心。去国汉妃还似玉,亡家石氏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