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名句 >桐君庐几楹的意思和全诗出处及赏析翻译_明代诗人童珮
2025-07-24

桐君庐几楹的意思和全诗出处及赏析翻译

出自:溪行二首  
朝代:明代  
作者:童珮  
字数:5  
平仄:平平平仄平  

【古诗内容】
古谚船胥口,无风亦自行。
云来山觉润,鱼见水知清。
乌石关谁凿,桐君庐几楹
襄阳少耆旧,谁为续图经。

桐君庐几楹翻译及注释

《溪行二首》是明代童珮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第一首:
古谚船胥口,无风亦自行。
云来山觉润,鱼见水知清。
乌石关谁凿,桐君庐几楹。
襄阳少耆旧,谁为续图经。

第二首:
竹峰朝暮翠,岩径草萋萋。
溪鸟啼幽谷,山花映古祠。
石桥通古道,松雨洒寒池。
千载传遗事,谁堪话故夕。

诗意:
《溪行二首》描绘了明代时期的景色和历史背景。诗人以溪流的行走为线索,表达了对风景的赞美和对历史的思考。

第一首诗以溪流中的船行为开头,表达了古谚中船只自行的意象,即使没有风也能前进。接着,诗人用云来山觉润、鱼见水知清的描写,表达了自然界的清新和敏感。在描述乌石关和桐君庐时,诗人暗示了历史的变迁和岁月的更迭,提到了襄阳的古老和文化传统。最后两句表达了对少耆旧和图经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对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承的关注。

第二首诗以竹峰和岩径为背景,描绘了山水的幽静和清新。溪鸟的啼叫和山中的花朵衬托出古祠的庄严肃穆。石桥和松雨的描写营造了一种古朴的氛围。最后两句表达了对传统和历史的思念,诗人思索着千载传承下来的故事,希望有人能够继续讲述这些历史的故事。

赏析:
《溪行二首》通过自然景色和历史背景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自然和历史的热爱和思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古谚船胥口、鱼见水知清等,使诗词更具生动感和表现力。

诗人通过溪流的行走,将自然景色与历史文化联系在一起,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历史的细腻感受。诗词中流露出对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承的担忧和思考,表达了对历史传统的珍视和对历史故事的期待。

整体而言,《溪行二首》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历史背景的描绘,以及对传统和历史的思索,展现了明代时期诗人的情感和思想,同时也反映了对历史和文化的关注和思考。

桐君庐几楹拼音读音参考

xī xíng èr shǒu
溪行二首

gǔ yàn chuán xū kǒu, wú fēng yì zì xíng.
古谚船胥口,无风亦自行。
yún lái shān jué rùn, yú jiàn shuǐ zhī qīng.
云来山觉润,鱼见水知清。
wū shí guān shuí záo, tóng jūn lú jǐ yíng.
乌石关谁凿,桐君庐几楹。
xiāng yáng shǎo qí jiù, shuí wèi xù tú jīng.
襄阳少耆旧,谁为续图经。


相关内容:

乌石关谁凿

贪涉此山川

鱼见水知清

若为乘夜渡

云来山觉润


相关热词搜索:桐君庐几楹
热文观察...
  • 水自三湘合
    若为乘夜渡,贪涉此山川。水自三湘合,云知七泽连。蛩声暗秋色,雁语杂寒烟。莫问黄陵庙,门前断......
  • 云知七泽连
    若为乘夜渡,贪涉此山川。水自三湘合,云知七泽连。蛩声暗秋色,雁语杂寒烟。莫问黄陵庙,门前断......
  • 襄阳少耆旧
    古谚船胥口,无风亦自行。云来山觉润,鱼见水知清。乌石关谁凿,桐君庐几楹。襄阳少耆旧,谁为续......
  • 谁为续图经
    古谚船胥口,无风亦自行。云来山觉润,鱼见水知清。乌石关谁凿,桐君庐几楹。襄阳少耆旧,谁为续......
  • 东望相思泪欲流
    东望相思泪欲流,尺书缄就寄无由。诗当穷巷何人辨,业有残篇只自雠。一片青山寒屋上,半村红杏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