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望京馆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王珪
2025-07-17

望京馆

宋代  王珪  

一从绝漠返朱轮,便有东风逐去尘。
和气旋成燕谷暖,使华重照苏门新。
山川如避中原执,天地应酣上国春。
二月塞亭行欲尺,初花犹未识归人。

望京馆作者简介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拜参知政事。熙宁九年(1076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元丰五年(1082年),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丰六年(1083年),封郇国公。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王珪历仕三朝,典内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册,多出其手。自执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时称“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库全书》辑有《华阳集》四十卷。

望京馆翻译及注释

《望京馆》是宋代文人王珪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描绘春天的景象为主题,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期待和向往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一从绝漠返朱轮,
便有东风逐去尘。
和气旋成燕谷暖,
使华重照苏门新。
山川如避中原执,
天地应酣上国春。
二月塞亭行欲尺,
初花犹未识归人。

诗意和赏析:
《望京馆》以春天归来的景象为出发点,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渴望和期待。诗中描绘了冬天的荒凉景象,但随着春天的到来,一切焕然一新。诗人借助东风吹去了冬天的尘埃,使得春意融融,万物复苏。和煦的气候让燕谷变得温暖宜人,光芒照耀着苏门的新颜。山川似乎都躲避开冬天的束缚,天地间充满了春天的气息。

诗词以二月的时节为背景,描绘了行走在塞亭上的景象。初春的花朵还未完全开放,但已经能够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归人的身影也在诗中暗示,预示着春天的到来将带来人们的归程。

整首诗词以描写自然景物为主线,通过对春天的赞美和期待,展现出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也流露出对乡愁和故乡的思念之情。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悦和对归乡的期盼,给人以清新、愉悦的感受。

望京馆拼音读音参考

wàng jīng guǎn
望京馆

yī cóng jué mò fǎn zhū lún, biàn yǒu dōng fēng zhú qù chén.
一从绝漠返朱轮,便有东风逐去尘。
hé qì xuán chéng yàn gǔ nuǎn, shǐ huá zhòng zhào sū mén xīn.
和气旋成燕谷暖,使华重照苏门新。
shān chuān rú bì zhōng yuán zhí, tiān dì yīng hān shàng guó chūn.
山川如避中原执,天地应酣上国春。
èr yuè sāi tíng xíng yù chǐ, chū huā yóu wèi shí guī rén.
二月塞亭行欲尺,初花犹未识归人。


相关内容:

挽董澜溪二首

题瑞芝图

挽董澜溪二首

送汪叔志赴平江州同知

题李右丞王维画雪景


相关热词搜索:望京
热文观察...
  • 挽潘昌朝
    道德诸儒表,文章大雅人。杏园三月暮,花县一回春。脱屣官情薄,转头时事新。猗兰芳未沫,世业不......
  • 闻琵琶
    夜拍水云非故乡,未闻终曲已凄凉。舟中月白寒江阔,马上酸风紫塞长。思妇有怀停别杵,征人无语对......
  • 依韵和蔡参政导洛
    浩浩洪河一派收,亘山回洛骇阴虬。锦张客幔从隋去,龟负神书入宋流。波急满川跳万鲤,气温销冻运......
  • 信字卷子
    春闱只恐有遗材,据案重将信字开。白石谩应歌甯角,黄金枉是起燕台。侵更竞看仓惶笑,薄晚谁衔毷......
  • 依韵和景彝观刑部厅燕侍郎画山水二首
    昔人曾此怜幽壁,醇墨今留隐约间。犹带惊波下沧海,常迎爽气入朝山。苔文半染风霜古,鸟影时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