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望行人诗意和翻译_明代诗人刘基
2025-07-18

望行人

明代  刘基  

朝听乾鹊鸣,暮见灯花结。
鹊鸣灯结无定期,镜里青云看成雪。
人生百岁难长保,天上孤鸾海中老。
滔滔逝水不回西,灼灼秋花几时好。
一朝复一朝,一夕复一夕,只恐君心念妾时,妾身已作山
头石。

望行人作者简介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刘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刘伯温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传奇人物,至今在中国大陆、港澳台乃至东南亚、日韩等地仍有广泛深厚的民间影响力。

望行人翻译及注释

《望行人》是明代刘基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朝听乾鹊鸣,暮见灯花结。
鹊鸣灯结无定期,镜里青云看成雪。
人生百岁难长保,天上孤鸾海中老。
滔滔逝水不回西,灼灼秋花几时好。
一朝复一朝,一夕复一夕,
只恐君心念妾时,妾身已作山头石。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和人生无常的思考和感慨。作者望着行人远去,早晨聆听着乾鹊的鸣叫,傍晚则看到灯花点亮。鹊鸣与灯花结合的时间并没有固定的规律,这种不确定性让人感叹。在镜子中,云彩变成了雪,暗示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化。

诗中也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不可预测性。无论是人类还是天上的孤鸾、海中的老人,百岁之年都难以保持长久。诗句中的滔滔逝水象征着时光的流逝,永不回头。而鲜艳的秋花绽放的时机又何时才会再次出现呢?

最后几句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的担忧。一天又一天,一夜又一夜,只怕心爱的人会忘记自己,而此时自己已成为山头上的石头,永远无法回到过去。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时间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光阴易逝的感慨和对爱情的担忧。同时,通过鹊鸣、灯花、青云、秋花等意象的运用,增强了诗词的意境和情感的传达。

诗中对时间的描绘,强调了人生短暂而宝贵,提醒人们要珍惜当下。诗词中的意象和比喻手法,使得诗意更加深远。作者在揭示时间的无常和人生的脆弱之余,也表达了对爱情的忧虑和失去的恐惧,使整首诗词充满了深情和禅意。

《望行人》通过对时间、生命和爱情的思考,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叹,让读者在感受诗人的情感的同时,也为自己的人生和爱情之路思考与反思。

望行人拼音读音参考

wàng xíng rén
望行人

cháo tīng gān què míng, mù jiàn dēng huā jié.
朝听乾鹊鸣,暮见灯花结。
què míng dēng jié wú dìng qī, jìng lǐ qīng yún kàn chéng xuě.
鹊鸣灯结无定期,镜里青云看成雪。
rén shēng bǎi suì nán zhǎng bǎo, tiān shàng gū luán hǎi zhōng lǎo.
人生百岁难长保,天上孤鸾海中老。
tāo tāo shì shuǐ bù huí xī, zhuó zhuó qiū huā jǐ shí hǎo.
滔滔逝水不回西,灼灼秋花几时好。
yī zhāo fù yī zhāo, yī xī fù yī xī, zhǐ kǒng jūn xīn niàn qiè shí, qiè shēn yǐ zuò shān
一朝复一朝,一夕复一夕,只恐君心念妾时,妾身已作山
tóu shí.
头石。


相关内容:

至日遣兴

长歌续短歌

夜坐有怀呈石末公

次韵和石末公秋日感怀见寄

题梅屏


相关热词搜索:行人
热文观察...
  • 老病叹
    我身衰朽百病加,年未六十眼已花。筋牵肉颤骨髓竭,肤腠剥错疮与瘸。人皆爱我馈我药,暂止信宿还......
  • 松叶酒歌寄梁安宅
    道人赠我松叶酒,味似琼浆色琼玖。咽之骨爽神魂清,令我寿同金石久。我生疏懒无所能,瘦皮粘骨危......
  • 夜泊桐江驿
    伯夷清节太公功,出处非邪岂必同。不是云台兴帝业,桐江无用一丝风。...
  • 题谢皋羽传后
    阮籍哭穷途,墨翟哭素丝。贾谊上书期寤主,卞和抱玉无人知。人生有情不可塞,谢生恸哭非狂痴。神......
  • 悼废圃残菊
    旧菊将芜尚有根,高秋相顾耿无言。芳心不共青莎死,生态犹欺白露繁。要待灵均餐落蕊,从教元亮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