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挽诗诗意和翻译_明代诗人祝枝山
2025-07-23

挽诗

明代  祝枝山  

少日同怀天下奇,中年出世也曾期;
朱丝竹绝桐薪韵,黄土生埋玉树枝。
生老病余吾尚在,去来今际子先知;
当时欲印槌机事,可解中宵入梦想。

挽诗翻译及注释

诗词《挽诗》是明代祝枝山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挽诗

少日同怀天下奇,
中年出世也曾期;
朱丝竹绝桐薪韵,
黄土生埋玉树枝。

生老病余吾尚在,
去来今际子先知;
当时欲印槌机事,
可解中宵入梦想。

中文译文:

挽诗

年少时怀揽天下的奇迹,
中年时曾向往出世的机缘;
朱丝竹断了桐薪的音韵,
黄土中掩埋了玉树的枝条。

我依然存活在生老病死之余,
过去和未来在此刻相互启示;
当年渴望刻印槌机的事情,
能解开半夜入梦的幻想。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祝枝山对自己生命历程的思考和感慨。

首先,诗的开头两句"少日同怀天下奇,中年出世也曾期"表达了作者年少时怀抱着天下奇迹的憧憬,中年时渴望出世有所作为的期望。这反映了年轻时的豪情壮志和对未来的追求。

接着,诗中的"朱丝竹绝桐薪韵,黄土生埋玉树枝"描绘了一种现实与理想的对比。朱丝、竹、桐薪、黄土和玉树等象征着不同的境遇和价值。朱丝、竹、桐薪的音韵断绝,代表着现实中的艰辛和挫折,而黄土掩埋玉树的枝条则象征着美好事物被埋没或流失。这种对现实与理想的反差,表达了作者对生活中的困顿和失落的感受。

然而,接下来的两句"生老病余吾尚在,去来今际子先知"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的坚韧和乐观。虽然经历了生老病死之后,作者仍然坚持存在,看到了过去和未来的变化,表现出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和对自己的坚守。

最后两句"当时欲印槌机事,可解中宵入梦想"则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憧憬。"印槌机"象征着刻印自己的才华和理想,而"中宵入梦想"则表示在夜晚的时刻梦想和希望得以实现。这种希望和憧憬给予了作者力量和动力,使他能够坚持追求自己的理想。

整首诗词通过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生命和命运的思索和感慨。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的追求、对现实的反思以及对自己坚持和憧憬的态度。

挽诗拼音读音参考

wǎn shī
挽诗

shǎo rì tóng huái tiān xià qí, zhōng nián chū shì yě zēng qī
少日同怀天下奇,中年出世也曾期;
zhū sī zhú jué tóng xīn yùn, huáng tǔ shēng mái yù shù zhī.
朱丝竹绝桐薪韵,黄土生埋玉树枝。
shēng lǎo bìng yú wú shàng zài, qù lái jīn jì zi xiān zhī
生老病余吾尚在,去来今际子先知;
dāng shí yù yìn chuí jī shì, kě jiě zhōng xiāo rù mèng xiǎng.
当时欲印槌机事,可解中宵入梦想。


相关内容:

燕歌行

长安有狭邪行

塘上行

秋怀

秋胡行 一


相关热词搜索:挽诗
热文观察...
  • 璇玑图
    琴清流楚激弦商秦曲发声悲摧藏音和咏思惟空堂心忧增慕怀惨伤仁芳廊东步阶西游王姿淑窈窕伯邵南周......
  • 少年行
    生长在边城,骑射有声名。召募河源去,长屯都护营。登山望敌气,间道击胡兵。十决推雄战,连呼扶......
  • 江南乐八首代内作
    生长在江南,不爱江北住。家在阊门西,门垂双柳树。...
  • 江南乐八首代内作
    还乡信自乐,望近转於邑。阿母见儿归,定自持侬泣。...
  • 江南乐八首代内作
    阳春二月时,桃李花参差。寄言诸姊妹,莫遣恶风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