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挽枝江朱学谕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项安世
2025-07-25

挽枝江朱学谕

宋代  项安世  

身受傃轩诗,儿修涑水仪。
百年生也直,三叹古之遗。
处易疑狐峭,因难见惠私。
此风今远笑,吾涕自涟洏。

挽枝江朱学谕翻译及注释

《挽枝江朱学谕》是宋代文人项安世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身受傃轩诗,
儿修涑水仪。
百年生也直,
三叹古之遗。
处易疑狐峭,
因难见惠私。
此风今远笑,
吾涕自涟洏。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逝去时光和古人才华的思考和怀念之情。诗人自谦地称自己受到了古代文人的启发,心灵得到了滋养,同时表达了他对于自己子孙通过修习文化仪礼而得到的启迪的期望。诗中也表达了对过去伟大人物的叹息,认为他们的才华和智慧是令人敬佩的遗产。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文字表达了作者对文化传承和人才的思考。第一句“身受傃轩诗,儿修涑水仪。”中的“傃轩”指的是傅说,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代表人物之一,作者谦称自己得到了他的启发。而“涑水仪”则指的是礼仪之学,作者希望自己的后代能通过修习文化仪礼,得到类似的启示。

接下来的两句“百年生也直,三叹古之遗。”表达了对于过去伟大人物的敬佩和遗憾之情。作者认为过去的才华和智慧是直接传承给后代的,但同时也感叹这些伟人的离去和失传。

下面两句“处易疑狐峭,因难见惠私。”则表达了作者对于才华与智慧的理解的困惑和难以捉摸的感受。作者认为真正的才华和智慧往往隐藏于普通人之中,难以被看到和理解。

最后两句“此风今远笑,吾涕自涟洏。”则表达了作者对于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感慨。诗中的“此风”指的是古代的风气和文化,它们在今天看来已经远去,但作者对于过去伟人和文化的怀念之情仍然存在,这种怀念之情让他不禁落下泪水。

整首诗以简练的词句表达了作者对于文化传承和人才的思考,以及对逝去时光和过去伟人的怀念之情,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情感。

挽枝江朱学谕拼音读音参考

wǎn zhī jiāng zhū xué yù
挽枝江朱学谕

shēn shòu sù xuān shī, ér xiū sù shuǐ yí.
身受傃轩诗,儿修涑水仪。
bǎi nián shēng yě zhí, sān tàn gǔ zhī yí.
百年生也直,三叹古之遗。
chù yì yí hú qiào, yīn nán jiàn huì sī.
处易疑狐峭,因难见惠私。
cǐ fēng jīn yuǎn xiào, wú tì zì lián ér.
此风今远笑,吾涕自涟洏。


相关内容:

晚荷

赠查仲文

再作

再次韵谢潘都干

再次前韵留黄县尉二首


相关热词搜索:枝江朱学谕
热文观察...
  • 望三叠泉谷帘泉而不能至
    只游玉峡并三峡,未到帘泉与叠泉。少日跻攀今老矣,且随筋力度残年。...
  • 王少清归蜀不成复下鄂渚诗
    行止不可计,别离当奈何。赋归重作客,欲泝竟沿波。湖上橘方熟,洲边鱼正多。西山旧相识,不厌屡......
  • 为建昌南城包显道题光风斋月之阁
    扁以槐堂之钜笔,铭以云谷之高辞。镇以平园之签帙,照以太极肝脾。千岩万壑转芳气,青天碧海流清......
  • 吴给事挽词
    我来镜水问遗民,想见堂堂报国身。五月陂塘三百里,千年庙学一番新。世传风烈今无数,自许经行得......
  • 吴给事挽词
    少年胸次已吞秦,暮日肝肠独许陈。正笏于今无此杰,垂车在昔有先民。伤心岁晚逢诸老,屈指才难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