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魏倅同杜仲高游黄龙洞次韵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王炎
2025-07-17

魏倅同杜仲高游黄龙洞次韵

宋代  王炎  

风流别驾临苕溪,行厨携客寻幽奇。
五湖浩荡三江永,绿净不知凡几顷。
凭高纵望心目开,便可一倾三百杯。
疑与尘寰不同宇,弹压风光须妙语。
只恐挥毫惊蛰龙,金相玉质音玲珑。

魏倅同杜仲高游黄龙洞次韵作者简介

王炎(1137——1218)字晦叔,一字晦仲,号双溪,婺源(今属江西)人。一生著述甚富,有《读易笔记》、《尚书小传》、《礼记解》、《论 语解》、《孝圣解》、《老子解》、《春秋衍义》、《象数稽疑》、《禹贡辨》等,《全宋词》第 三册录其词五十二首。事迹见胡升《王大监传》(《新安文献志》卷六九)、 《宋史翼》卷二四,参《南宋馆阁续 录》卷八、九。

魏倅同杜仲高游黄龙洞次韵翻译及注释

《魏倅同杜仲高游黄龙洞次韵》是宋代王炎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风流别驾临苕溪,
行厨携客寻幽奇。
五湖浩荡三江永,
绿净不知凡几顷。

译文:
风流的伙伴们来到了苕溪,
带着行厨,带着客人,寻找幽奇之处。
五湖浩荡,三江永恒,
这里的景色绿意盎然,面积不知有多大。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风景如画的场景,诗人和一群风流人物一同来到苕溪,他们带着行厨,带着客人,一同探索寻幽之地。苕溪周围环绕着五湖和三江,湖泊连绵无尽,江水永恒流淌。这里的景色绿意盎然,清新宜人,面积广阔,美不胜收。

赏析: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苕溪的美景和气氛,展示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人生的豁达态度。诗中的风流别驾、行厨携客,以及一倾三百杯的场景,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们一同游览名胜,欢聚一堂的快乐心情。诗人站在高处远眺,心情开朗,仿佛与尘寰不同,展现了他对自然的超脱感受。诗中还提到挥毫惊蛰龙、金相玉质音玲珑,表达了诗人对艺术创作的敬畏和追求。整首诗词以清新、豪放的笔调,展示了自然和人生的美好,让人感受到作者对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故的热爱和赞美。

魏倅同杜仲高游黄龙洞次韵拼音读音参考

wèi cuì tóng dù zhòng gāo yóu huáng lóng dòng cì yùn
魏倅同杜仲高游黄龙洞次韵

fēng liú bié jià lín tiáo xī, xíng chú xié kè xún yōu qí.
风流别驾临苕溪,行厨携客寻幽奇。
wǔ hú hào dàng sān jiāng yǒng, lǜ jìng bù zhī fán jǐ qǐng.
五湖浩荡三江永,绿净不知凡几顷。
píng gāo zòng wàng xīn mù kāi, biàn kě yī qīng sān bǎi bēi.
凭高纵望心目开,便可一倾三百杯。
yí yǔ chén huán bù tóng yǔ, tán yā fēng guāng xū miào yǔ.
疑与尘寰不同宇,弹压风光须妙语。
zhǐ kǒng huī háo jīng zhé lóng, jīn xiàng yù zhì yīn líng lóng.
只恐挥毫惊蛰龙,金相玉质音玲珑。


相关内容:

汪直卿相招子大先至有诗炎后至子大再至因次

汪秘校携诗并雪月二赋相访次其韵

蛙声

同李鲁二郎中游三茅观

同李鲁二郎中游三茅观


相关热词搜索:黄龙洞次韵
热文观察...
  • 溪上寻梅不遇
    玄冬用事秃千林,蓓蕾凌寒瘦不禁。已唤苍头篘腊脚,未逢玉颊吐春心。客居避俗遨游少,老境看花感......
  • 萧参政挽诗二首
    东府才登用,南园即退藏。不欺身自正,无欲气能刚。士共悲梁坏,朝应惜鉴亡。臧孙宜有后,世出甲......
  • 萧参政挽诗二首
    正学无阿世,危言不顾身。旁观多侧目,独立屡撄鳞。八叶钧衡后,三朝柱石臣。晚方陪国论,终不尽......
  • 小凫
    母鸡伏得两凫雏,驯食庭除不待呼。水浴泥行随分足,不知鸥鹭有江湖。...
  • 雪晴即事
    宵爨悬釜星,晓光落窗牖。乌鹊如谄人,贺语亦交口。收书白氍毹,青山并还旧。门巷未扫除,家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