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乌息隐山堂觅诗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洪咨夔
2025-07-22

乌息隐山堂觅诗

宋代  洪咨夔  

未出为远志,出则为小草。
请看耆阇窟,几年黄面老。

乌息隐山堂觅诗作者简介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诗人,汉族人。字舜俞,号平斋。於潜(今属浙江临安县)人。嘉泰二年(1202)进士。授如皋主簿,寻为饶州教授。作《大治赋》,受到楼钥赏识。著作有《春秋说》3卷、《西汉诏令揽钞》等。

乌息隐山堂觅诗翻译及注释

《乌息隐山堂觅诗》是宋代洪咨夔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乌息隐山堂觅诗,
朝朝未出是远志。
出门即为小草一片,
耆阇窟中几年黄面老。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洪咨夔对于隐居山野、追求诗意的向往。他将自己比喻为一只黑乌鸦,栖息在山间的小堂中,寻找着诗的灵感。每天早晨,他还未出门就已经怀抱远大的志向,渴望能够创作出有意义的作品。但一旦出门,他只能看到一片茂盛的小草,暗示他在平凡的生活中沉默无闻。诗的最后两句描述了洪咨夔在耆阇窟(指僧人修行的冥想之地)中度过了几年,面容已经苍老。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洪咨夔内心的矛盾和追求。他渴望出世,希望能够在诗歌创作中实现自己的远大志向。然而,他也深知在现实生活中,自己只是众多默默无闻的人中的一员,只能看到平凡的景象。最后两句则透露出洪咨夔经历了一段时间的隐居修行,岁月的流逝使他的容颜变得苍老,但内心对于诗的追求并未消退。

这首诗词通过对比和对立,传达了诗人对于追求艺术的渴望和现实生活的无奈。它同时也反映了宋代士人的一种常见心态,即对于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的思考。整首诗词简练而意味深长,给人以深思与共鸣。

乌息隐山堂觅诗拼音读音参考

wū xī yǐn shān táng mì shī
乌息隐山堂觅诗

wèi chū wèi yuǎn zhì, chū zé wèi xiǎo cǎo.
未出为远志,出则为小草。
qǐng kàn qí dū kū, jǐ nián huáng miàn lǎo.
请看耆阇窟,几年黄面老。


相关内容:

王章

万杉寺散珠亭酌观音泉

晚食

晚凉

挽元寂王道士


相关热词搜索:山堂
热文观察...
  • 闻山阳夏全之变
    洮湟私牍旧开边,淮楚依然样子传。抱虎寝蛟心不保,护疽讳蛊祸相挻。河流三舍尽人血,城阖四门无......
  • 午困
    故人书断故山离,义重惟穷到处随。无米胸中元自杵,不蚕鬓底却能丝。消梅乞与嘲盐贵,苦笋烹来怪......
  • 戊子新元老人七十有诗自述敬和
    松鹤昂昂省见稀,独游汗漫友佺期。光风霁日安排好,秀水佳水斗饤奇。嘉庆图中身最贵,耆英会上爵......
  • 洗研
    自洗洮州绿。,闲题柿叶红。一尘空水月,百念老霜风。钝菊凄犹蕾,颠桃艳已丛。斡流千万变,谁实......
  • 先妣忌日发昭化
    短棹横秋桔柏矶,青山无尽白云飞。官三年矣母安在,天一方兮儿欲归。拱森阴阴闲墓隧,背萱寂寂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