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文 >香港感怀十首(清·黄遵宪)的原文_翻译_释义_解释及赏析诗意和翻译_诗人
2025-07-18

香港感怀十首(清·黄遵宪)的原文_翻译_释义_解释及赏析

古诗文 香港感怀十首(清·黄遵宪)
释义
香港感怀十首(清·黄遵宪)
  五言律诗 押冬韵  
题注:同治三年至十二年作
弹指楼台现,飞来何处峰?
为谁刈藜藋?遍地出芙蓉。
方丈三神地,诸侯百里封。
居然成重镇,高垒矗狼烽。
   其二(清·黄遵宪)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题注:同治三年至十二年作
岂欲珠崖弃,其如城下盟!
帆樯通万国,壁垒逼三城。
虎穴人雄据,鸿沟界未明。
传闻哀痛诏,犹洒泪纵横。
   其三(清·黄遵宪)
  五言律诗 押虞韵
题注:同治三年至十二年作
酋长虬髯客,豪商碧眼胡。
金轮铭武后,宝塔礼耶稣。
火树银花耀,毡衣绣缕铺。
五丁开凿后,欲界亦仙都。
   其四(清·黄遵宪)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题注:同治三年至十二年作
盗喜逋逃薮,兵夸曳落河。
官尊大呼药,客聚众娄罗。
王面镌金宝,蛮腰跨革靴。
斑阑衣服异,关吏莫谁何。
   其五(清·黄遵宪)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题注:同治三年至十二年作
沸地笙歌海,排山酒肉林。
连环屯万室,尺土过千金。
民气多膻行,夷言学鸟音。
黄标千万积,翻讶屋沈沈。
   其六(清·黄遵宪)
  五言律诗 押萧韵
题注:同治三年至十二年作
便积金如斗,能从聚窟消。
蛮云迷宝髻,脂夜荡花妖。
龙女争盘镜,鲛人斗织绡。
珠帘春十里,难遣可怜宵。
   其七(清·黄遵宪)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题注:同治三年至十二年作
《博物》张华志,千间广厦开。
摩挲铜狄在,怅望宝山回。
大鸟如人立,长鲸跋浪来。
官山还府海,人力信雄哉!
   其八(清·黄遵宪)
  五言律诗 押萧韵
题注:同治三年至十二年作
流水游龙外,平波又画桡。
佛犹夸国乐,奴亦挟天骄。
御气球千尺,驰风马百骁。
街弹巡赤棒,独少市声嚣。
   其九(清·黄遵宪)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题注:同治三年至十二年作
指北黄龙饮,从西天马来。
飞轮齐鼓浪,祝炮日鸣雷。
中外通喉舌,纵横积货财。
登高遥望海,大地故恢恢。
   其十(清·黄遵宪)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题注:同治三年至十二年作
遣使初求地,高皇全盛时。
六州谁铸错?一恸失燕脂。
凿空蚕丛辟,嘘云蜃气奇。
山头风猎猎,犹自误龙旗。


相关内容:

香港寰翠阁遇王映霞话近事为赋一章(近现代·施蛰存)的原文_翻译_释义_解释及赏析

香港客舍晓望(近现代·佟绍弼)的原文_翻译_释义_解释及赏析

香港城市大学董就雄教授赐诗奉答(当代·陈永正)的原文_翻译_释义_解释及赏析

香港二十世纪旧体文学研讨会奉和黄坤尧教授(当代·陈永正)的原文_翻译_释义_解释及赏析

香港书感(清·丘逢甲)的原文_翻译_释义_解释及赏析


相关热词搜索:香港感怀十首清黄遵宪古诗文诗歌诗词美文古诗文辞典
热文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