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晓眠后寄杨户部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白居易
2025-07-23

晓眠后寄杨户部

唐代  白居易  

软绫腰褥薄绵被,凉冷秋天稳暖身。
一觉晓眠殊有味,无因寄与早朝人。

晓眠后寄杨户部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晓眠后寄杨户部翻译及注释

《晓眠后寄杨户部》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软绫腰褥薄绵被,
凉冷秋天稳暖身。
一觉晓眠殊有味,
无因寄与早朝人。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白居易在清晨醒来后的感受,并将他的思念之情寄托在给杨户部的信中。诗词通过描写床上的软绫腰褥和薄绵被,表达了秋天的凉冷,但同时也提到了这些舒适的寝具给他带来的温暖。白居易在一夜酣眠之后醒来,感受到了睡眠的美好,并觉得这样的清晨是令人愉悦的。然而,他又感到无法将这份美好与早朝的人们分享,于是在诗中表达了寄托思念之情的愿望。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清晨醒来的情景,展现了白居易对舒适睡眠的向往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描述软绫腰褥和薄绵被与凉冷的秋天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床上的温暖和舒适。诗人将这种舒适与一夜酣眠后的愉悦联系在一起,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白居易的思念之情。他希望将自己清晨醒来的喜悦和美好与早朝的人们分享,但无法找到合适的机会或方式。这种情感的寄托使诗词更加深入人心,让读者对白居易的情感体验产生共鸣。

整首诗词简洁明快,用词质朴自然,情感真挚。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细微而美好的瞬间的描绘,诗人展示了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人情的思念之情。这首诗词既表达了个体的情感体验,也具有普遍的人文关怀,使读者能够在共鸣中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热爱。

晓眠后寄杨户部拼音读音参考

xiǎo mián hòu jì yáng hù bù
晓眠后寄杨户部

ruǎn líng yāo rù báo mián bèi, liáng lěng qiū tiān wěn nuǎn shēn.
软绫腰褥薄绵被,凉冷秋天稳暖身。
yī jiào xiǎo mián shū yǒu wèi, wú yīn jì yú zǎo cháo rén.
一觉晓眠殊有味,无因寄与早朝人。


相关内容:

和李相公留守题漕上新桥六韵(同用黎字)

赠草堂宗密上人

自题酒库

昨日复今辰

喜老自嘲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种柳三咏
    白头种松桂,早晚见成林。不及栽杨柳,明年便有阴。春风为催促,副取老人心。从君种杨柳,夹水意......
  • 自咏老身示诸家属
    寿及七十五,俸沾五十千。夫妻偕老日,甥侄聚居年。粥美尝新米,袍温换故绵。家居虽濩落,眷属幸......
  • 重戏答
    小水低亭自可亲,大池高馆不关身。林园莫妒裴家好,憎故怜新岂是人。...
  • 送兖州崔大夫驸马赴镇(唐人绝句作送崔驸马赴衮州)
    戚里夸为贤驸马,儒家认作好诗人。鲁侯不得辜风景,沂水年年有暮春。...
  • 自问此心呈诸老伴
    朝问此心何所思,暮问此心何所为。不入公门慵敛手,不看人面免低眉。居士室间眠得所,少年场上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