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名句 >萧洒桐庐守的意思和全诗出处及赏析翻译_宋代诗人王安石
2025-07-18

萧洒桐庐守的意思和全诗出处及赏析翻译

出自:题朱郎中白都庄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字数:5  
平仄:平仄平平仄  

【古诗内容】
萧洒桐庐守,沧洲寄一廛。
山光隔钓岸,江气杂炊烟。
藜杖听鸣橹,篮舆看种田。
明时须共理,此兴在他年。

萧洒桐庐守翻译及注释

这首诗词是宋代王安石创作的《题朱郎中白都庄》。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萧洒桐庐守,
沧洲寄一廛。
山光隔钓岸,
江气杂炊烟。
藜杖听鸣橹,
篮舆看种田。
明时须共理,
此兴在他年。

诗意:
这首诗以描绘田园生活为题材,表达了诗人对宁静自然、闲适农耕生活的向往和思念之情。诗人通过描述自己守在桐庐(地名)时的心境,以及将心思寄托在遥远的沧洲(地名)一片农田上,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思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田园生活的美好景象。首先,诗人以"萧洒"来形容自己在桐庐的守望,表达了他心境的舒畅和无拘无束的感受。接着,诗人以"沧洲"来寄托思念之情,将自己的心思寄托在远方的一片农田上,展现了对乡村生活的向往。

诗中描述了山与江的景色,山光隔着钓岸,江气与炊烟交杂,展示了自然环境的宁静和静谧。这种对自然景色的描绘,给人以宁静和舒适的感觉,与田园生活的主题相得益彰。

诗中藜杖听鸣橹,篮舆看种田,表达了诗人对农耕生活的喜爱和向往。藜杖、鸣橹、篮舆等形象生动地展示了田园生活的细节,增加了诗词的情趣和韵味。

最后两句"明时须共理,此兴在他年"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他希望在明天的时光里与他人共同分享田园生活的乐趣。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传递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给人以宁静、舒适的感受,展示了王安石独特的田园情怀。

萧洒桐庐守拼音读音参考

tí zhū láng zhōng bái dōu zhuāng
题朱郎中白都庄

xiāo sǎ tóng lú shǒu, cāng zhōu jì yī chán.
萧洒桐庐守,沧洲寄一廛。
shān guāng gé diào àn, jiāng qì zá chuī yān.
山光隔钓岸,江气杂炊烟。
lí zhàng tīng míng lǔ, lán yú kàn zhòng tián.
藜杖听鸣橹,篮舆看种田。
míng shí xū gòng lǐ, cǐ xìng zài tā nián.
明时须共理,此兴在他年。


相关内容:

何苦归来问葛陂

壶中若有闲天地

箨龙空此见孙枝

仙事茫茫不可知

山雨江风一披拂


相关热词搜索:萧洒桐庐守
热文观察...
  • 沧洲寄一廛
    萧洒桐庐守,沧洲寄一廛。山光隔钓岸,江气杂炊烟。藜杖听鸣橹,篮舆看种田。明时须共理,此兴在......
  • 狂客惜不去
    山公游何处,白马鸣翩翩。檀栾十亩碧,五月浮寒烟。留客听其间,风吹江海县。出樽不见日,竹外空......
  • 醉翁舞回旋
    山公游何处,白马鸣翩翩。檀栾十亩碧,五月浮寒烟。留客听其间,风吹江海县。出樽不见日,竹外空......
  • 何必吹箫人
    山公游何处,白马鸣翩翩。檀栾十亩碧,五月浮寒烟。留客听其间,风吹江海县。出樽不见日,竹外空......
  • 玉枝自婵娟
    山公游何处,白马鸣翩翩。檀栾十亩碧,五月浮寒烟。留客听其间,风吹江海县。出樽不见日,竹外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