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小桃源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刘克庄
2025-07-18

小桃源

宋代  刘克庄  

出山已不辨东西,新径多岐失故蹊。
源里飘红无杂树,村中戴白有遗黎。
略加蕝识认来路,似有茅茨遥隔溪。
太守渔郎两痴绝,自迷岂解指人迷。

小桃源作者简介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小桃源翻译及注释

《小桃源》是宋代刘克庄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出山已不辨东西,
新径多岐失故蹊。
源里飘红无杂树,
村中戴白有遗黎。
略加蕝识认来路,
似有茅茨遥隔溪。
太守渔郎两痴绝,
自迷岂解指人迷。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叫做小桃源的地方,作者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对人物的表现,表达了对纯净、宁静、自然之地的向往,同时也抒发了对人世浮华、迷茫的思考。

赏析:
这首诗词以出山作为开端,表达了作者离开尘嚣,追求内心宁静的愿望。"出山已不辨东西,新径多岐失故蹊"这两句诗描绘了作者走出山林后迷失了方向,无法辨别东西南北,新的小径多岐,失去了原来的蹊径。这种情景突出了作者追求桃源之地的决心,也暗示了现实世界的迷茫和困惑。

接下来,诗中描绘了小桃源的景色。"源里飘红无杂树,村中戴白有遗黎"这两句诗表现了小桃源的纯净和宁静。源里的红花漂浮,没有杂乱的树木,村中的居民戴着白色头巾,象征着他们的朴素和纯洁。这样的描绘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强调了桃源的美好和与世隔绝的特点。

诗的后半部分,作者表现了自己对于小桃源的向往和迷惑。"略加蕝识认来路,似有茅茨遥隔溪"这两句诗表明作者对于小桃源的来路并不清楚,似乎有着茅草搭建的屋檐遮挡着溪水,使得小桃源与外界相隔遥远。这种迷惑和隔绝的情景进一步加深了诗中对桃源之地的向往和渴望。

最后两句"太守渔郎两痴绝,自迷岂解指人迷"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和现实世界的思考。太守和渔郎都是在小桃源中的人物,他们对外界的迷失和对桃源的痴迷使他们无法解答自己迷惑的问题。这里的太守和渔郎可以被视为现实世界中的人们,他们同样受困于尘世的迷茫中,无法找到真正的出路。

《小桃源》以其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渴望远离纷扰、寻找内心宁静的愿望,同时也暗示了现实世界的困惑和迷茫。这首诗词通过对小桃源的描写,以及太守和渔郎的形象,呈现了一个理想的世外桃源,让人们对于纯净、宁静的美好生活产生向往。同时,诗中也传递了作者对于现实世界的反思,暗示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迷失和困惑的状态。整体上,《小桃源》展现了对理想之地的追求和对现实世界的思考,以及对人生迷茫的思索,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

小桃源拼音读音参考

xiǎo táo yuán
小桃源

chū shān yǐ bù biàn dōng xī, xīn jìng duō qí shī gù qī.
出山已不辨东西,新径多岐失故蹊。
yuán lǐ piāo hóng wú zá shù, cūn zhōng dài bái yǒu yí lí.
源里飘红无杂树,村中戴白有遗黎。
lüè jiā jué shí rèn lái lù, shì yǒu máo cí yáo gé xī.
略加蕝识认来路,似有茅茨遥隔溪。
tài shǒu yú láng liǎng chī jué, zì mí qǐ jiě zhǐ rén mí.
太守渔郎两痴绝,自迷岂解指人迷。


相关内容:

小梓人家

相法一首

咸淳龙飞大魁之归卿大夫以某兄弟有一日之长

咸淳龙飞大魁之归卿大夫以某兄弟有一日之长

闲情


相关热词搜索:桃源
热文观察...
  • 晓意
    梦入华胥国土来,咍噎不省夜何其。青灯明灭窥昏眩,绛帻殷勤警惰嬉。窗外百禽更唱和,褌中群虱尚......
  • 晓意
    鸦帝曙色尚朦胧,惊起山房梦蝶翁。始悟区区大槐里,不如栩栩乱花中。...
  • 谢王尚贤见访
    畏跌始知筇有力,怯寒常以衲蒙头。诗名吾不如公干,清兴君何减子猷。林下方将分半席,江边作麽返......
  • 夜过瑞香庵作
    夜深扪绝顶,童子旋开扉。问客来何暮,云僧去未归。山空闻瀑泻,林黑见萤飞。此境惟予爱,他人到......
  • 夜检故书得孙季蕃词有怀其人二首
    贪听谯更夜未眠,偶拈一卷向灯前。凤箫按谱声声叶,鲛帕盛珠颗颗圆。洛叟曾规秦学士,蜀公晚喜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