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幸海道第三十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文天祥
2025-07-27

幸海道第三十

宋代  文天祥  

天王守太白,立国自有疆。
舍此复何之,已具浮海航。

幸海道第三十作者简介

文天祥(1236.6.6-1283.1.9),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史。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光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幸海道第三十翻译及注释

《幸海道第三十》是宋代文天祥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天王守太白,立国自有疆。
舍此复何之,已具浮海航。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的忠诚和对国家未来的期许。诗中的“天王”指的是皇帝,而“太白”则是指北斗星,象征着权力和统治。作者通过这两个象征性的词语,表达了对国家统治者的支持和对国家疆土的保卫。他认为,只有国家的统一和疆土的稳固,才能使国家繁荣昌盛。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思想和情感。通过运用象征性的词语,作者巧妙地传达了他对国家的忠诚和对国家未来的期望。诗中的“舍此复何之”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的重要性的思考,他认为只有坚守国家的疆土,才能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最后一句“已具浮海航”则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未来的乐观态度,他相信国家已经具备了征服更广阔海洋的能力。

这首诗词简洁而富有力量,通过几个简短的句子,传达了作者对国家的忠诚和对国家未来的期许。它展现了作者的爱国情怀和对国家统一的渴望,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发展的乐观态度。整首诗词给人以鼓舞和激励,让人感受到作者对国家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

幸海道第三十拼音读音参考

xìng hǎi dào dì sān shí
幸海道第三十

tiān wáng shǒu tài bái, lì guó zì yǒu jiāng.
天王守太白,立国自有疆。
shě cǐ fù hé zhī, yǐ jù fú hǎi háng.
舍此复何之,已具浮海航。


相关内容:

相陈宜中第十六

江丞相万里第四十五

江西第六十八

江行第八十八

寄故人刘方斋


相关热词搜索:海道三十
热文观察...
  • 祥兴第三十六
    六龙忽蹉跎,川广不可泝。东风吹春水,乾坤莽回互。...
  • 新年
    梅花枕上听司晨,起绾金章候拜亲。喜对慈颜看铺鬓,发虽疏脱未如银。...
  • 宴湖南董提举致语口号
    西风八月楚江滨,争看星槎会汉津。露湿红绫旗影旧,云连翠簜辔华新。东西杜若洲连月,先后瑞芝堂......
  • 议纠合两淮复兴
    清边堂上老将军,南望天家雨湿巾。为道两淮兵定出,相公同作歃盟人。...
  • 夜走
    鲸波万里送归舟,倏忽惊心欲白头。何处赭衣操剑戟,同时黄帽理兜鍪。人间风雨真成梦,夜半江山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