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溪上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杜甫
2025-07-28

溪上

唐代  杜甫  

峡内淹留客,溪边四五家。
古苔生迮地,秋竹隐疏花。
塞俗人无井,山田饭有沙。
西江使船至,时复问京华。

溪上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溪上翻译及注释

《溪上》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溪上》中文译文:
峡内滞留客,
溪边四五家。
古苔生满地,
秋竹隐稀花。
塞俗人无井,
山田饭有沙。
西江使船至,
常问京华家。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杜甫在峡谷中的景象和他对现实的思考。他身处峡谷,周围只有几户人家,这里古老的苔藓长满了地面,稀疏的秋竹中隐约开着花朵。在这个偏僻的地方,普通人没有自己的井水,山田种出的粮食也带有沙土。然而,西江的使者却常常到来,询问他有关京城的消息。

赏析:
这首诗以峡谷为背景,通过描写寂静而质朴的景物,展现了杜甫内心的孤独和对现实的思考。峡谷中只有四五户人家,生活简朴而与世隔绝。古苔生满了地面,象征着岁月的沉淀和历史的积淀,展示了时光流转的无情。秋竹隐约开放的花朵,给人一种淡雅和寂静的感觉,也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思考的深度。

诗中描述了当地人民的生活状况。塞俗人没有自己的井水,可能暗示着缺乏基本的生活保障和资源。山田种出的粮食带有沙土,暗示着土地贫瘠,农业生产的困难。这些描写表现了当时农村地区的贫困和艰辛。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西江使船常常到来询问京城的消息。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对外界的渴望和对政治局势的关注。诗中的京华可以指代政治中心和繁华地区,诗人通过询问京华的消息来了解外界的动态,表现出他对国家和社会的关切。

总之,《溪上》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入的描写,展示了杜甫对乡村现实的观察和对社会状况的思考,表达了他对贫困和困境的关注,同时也流露出对政治和社会的关切。这首诗在形象描写和意境表达上都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示了杜甫深厚的才华和对人民生活的关怀。

溪上拼音读音参考

xī shàng
溪上

xiá nèi yān liú kè, xī biān sì wǔ jiā.
峡内淹留客,溪边四五家。
gǔ tái shēng zé dì, qiū zhú yǐn shū huā.
古苔生迮地,秋竹隐疏花。
sāi sú rén wú jǐng, shān tián fàn yǒu shā.
塞俗人无井,山田饭有沙。
xī jiāng shǐ chuán zhì, shí fù wèn jīng huá.
西江使船至,时复问京华。


相关内容:

暮春题瀼西新赁草屋五首

赤甲

西阁二首

瀼西寒望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课小竖鉏斫舍北果林,枝蔓荒秽,净讫移床三首
    病枕依茅栋,荒鉏净果林。背堂资僻远,在野兴清深。山雉防求敌,江猿应独吟。泄云高不去,隐几亦......
  • 季秋江村
    乔木村墟古,疏篱野蔓悬。清琴将暇日,白首望霜天。登俎黄甘重,支床锦石圆。远游虽寂寞,难见此......
  • 自瀼西荆扉且移居东屯茅屋四首
    白盐危峤北,赤甲古城东。平地一川稳,高山四面同。烟霜凄野日,粳稻熟天风。人事伤蓬转,吾将守......
  • 东屯月夜
    抱疾漂萍老,防边旧谷屯。春农亲异俗,岁月在衡门。青女霜枫重,黄牛峡水喧。泥留虎斗迹,月挂客......
  • 暂往白帝复还东屯
    复作归田去,犹残获稻功。筑场怜穴蚁,拾穗许村童。落杵光辉白,除芒子粒红。加餐可扶老,仓庾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