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寻僧不遇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姚合
2025-07-25

寻僧不遇

唐代  姚合  

入门愁自散,不假见僧翁。
花落煎茶水,松生醒酒风。
拂床寻古画,拔刺看新丛。
别有游人见,多疑住此中。

寻僧不遇作者简介

姚合,陕州硖石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以诗名。登元和十一年(公元八一六年)进士第。初授武功主簿,人因称为姚武功。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公元八二六年左右)历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任荆、杭二州刺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与马戴、费冠卿、殷尧藩、张籍游,李频师事之。诗与贾岛齐名,号称“姚、贾”。仕终秘书监。合著有诗集十卷,《新唐书艺文志》及选王维、祖咏等十八人诗,为极玄集一卷,又摭古人诗联,叙其措意,各有体要,撰诗例一卷,(均《唐才子传》)并传于世。

寻僧不遇翻译及注释

寻僧不遇

入门愁自散,不假见僧翁。
花落煎茶水,松生醒酒风。
拂床寻古画,拔刺看新丛。
别有游人见,多疑住此中。

《寻僧不遇》是唐代诗人姚合创作的一首诗。诗中描述了诗人寻找僧侣却未能遇到的情景,表达了诗人闲适的生活态度。

诗中的“入门愁自散”意味着诗人进入这个境地后自然而然的烦扰慢慢消散了。诗人在寻觅僧人的过程中,淡泊名利,心境愉悦。

接下来,诗中描绘了几个闲适自得的景象。花落后煎茶和松树吹起的清风,使诗人在宁静中沉醉。然后,诗人拂去床上的尘埃,寻找古画;拔掉花丛中的枯枝,欣赏新的丰茂。这些活动都给了诗人无尽的惬意和精神寄托。

最后两句“别有游人见,多疑住此中”,表达了诗人的疑虑。在这样的环境中,或许会有其他游人看见,诗人担心这种熏陶的生活态度会导致他人的误解和困惑。

整首诗以平和的语调准确地表达了诗人的寻找、追逐内心宁静之旅。通过描写简单而平凡的景物和情景,诗人引导读者思考个人追求内心宁静与满足的价值。

寻僧不遇拼音读音参考

xún sēng bù yù
寻僧不遇

rù mén chóu zì sàn, bù jiǎ jiàn sēng wēng.
入门愁自散,不假见僧翁。
huā luò jiān chá shuǐ, sōng shēng xǐng jiǔ fēng.
花落煎茶水,松生醒酒风。
fú chuáng xún gǔ huà, bá cì kàn xīn cóng.
拂床寻古画,拔刺看新丛。
bié yǒu yóu rén jiàn, duō yí zhù cǐ zhōng.
别有游人见,多疑住此中。


相关内容:

病僧

送省己上人归太原

题金州西园九首·石庭

寄新头陀

题昼公院(一作四明兰若赠寂禅师)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归燕词辞工部侍郎(一作下第后献主司)
    旧垒危巢泥已落,今年故向社前归。连云大厦无栖处,更望谁家门户飞。...
  • 喜喻凫至
    欲出心还懒,闲吟绕寝床。道书虫食尽,酒律客偷将。愁至为多病,贫来减得狂。见君何所似,如热得......
  • 暮冬长安旅舍
    湖外谁相识,思归日日频。遍寻新住客,少见故乡人。失计空知命,劳生耻为身。惟看洞庭树,即是旧......
  • 游谢公亭
    行行方避梦,又到谢亭来。举世皆如此,伊余何处回。竹鲜多透石,泉洁亦无苔。坐与僧同语,谁能顾......
  • 酬李廓精舍南台望月见寄
    看月空门里,诗家境有馀。露寒僧梵出,林静鸟巢疏。远色当秋半,清光胜夜初。独无台上思,寂寞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