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浔阳春三首·春去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白居易
2025-07-27

浔阳春三首·春去

唐代  白居易  

阳春  

一从泽畔为迁客,两度江头送暮春。
白发更添今日鬓,青衫不改去年身。
百川未有回流水,一老终无却少人。
四十六时三月尽,送春争得不殷勤。

浔阳春三首·春去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浔阳春三首·春去翻译及注释

春去

一从泽畔为迁客,两度江头送暮春。
白发更添今日鬓,青衫不改去年身。
百川未有回流水,一老终无却少人。
四十六时三月尽,送春争得不殷勤。

中文译文:
春天已经过去

从前我是泽畔的迁客
两次来到江头送走暮春
白发又增添了几根在这一天
青衫保持了去年的风采

百川的水从不曾回流
我一老却少了那些伙伴
在这四十六个时辰的三月尽头
我尽管竭尽所能地送别春天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离去,以及时光的流转和自己渐老的心情。诗中通过迁居泽畔和往返江头送春来表达离别和岁月流逝的感叹。作者用白发和青衫来暗示自己的年岁已长,但心境依旧不变。百川未有回流水,意味着岁月不回头,而一老终无却少人,则表达了人事如梦的无奈和孤独。最后,诗人以送春不殷勤来表示自己对春天的珍惜和无法挽留的遗憾。整首诗通过平淡的语言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时光的无情,让人深感离别和岁月的凄美。

浔阳春三首·春去拼音读音参考

xún yáng chūn sān shǒu chūn qù
浔阳春三首·春去

yī cóng zé pàn wèi qiān kè, liǎng dù jiāng tóu sòng mù chūn.
一从泽畔为迁客,两度江头送暮春。
bái fà gèng tiān jīn rì bìn,
白发更添今日鬓,
qīng shān bù gǎi qù nián shēn.
青衫不改去年身。
bǎi chuān wèi yǒu huí liú shuǐ, yī lǎo zhōng wú què shǎo rén.
百川未有回流水,一老终无却少人。
sì shí liù shí sān yuè jǐn, sòng chūn zhēng de bù yīn qín.
四十六时三月尽,送春争得不殷勤。


相关内容:

自问

梦亡友刘太白同游彰敬寺

题庐山山下汤泉

途中感秋

怨词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冬夜示敏巢(时在东都宅)
    炉火欲销灯欲尽,夜长相对百忧生。他时诸处重相见,莫忘今宵灯下情。...
  • 赠江客
    江柳影寒新雨地,塞鸿声急欲霜天。愁君独向沙头宿,水绕芦花月满船。...
  • 饮散夜归赠诸客
    鞍马夜纷纷,香街起暗尘。回鞭招饮妓,分火送归人。风月应堪惜,杯觞莫厌频。明朝三月尽,忍不送......
  • 初罢中书舍人
    自惭拙宦叨清贵,还有痴心怕素餐。或望君臣相献替,可图妻子免饥寒。性疏岂合承恩久,命薄元知济......
  • 风雨中寻李十一,因题船上
    匹马来郊外,扁舟在水滨。可怜冲雨客,来访阻风人。小榼酤清醑,行厨煮白鳞。停杯看柳色,各忆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