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夜赋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陈与义
2025-07-21

夜赋

宋代  陈与义  

抱病喜清夜,形羸心独开。
不知药鼎沸,错认雨声来。
岁晚灯烛丽,天长鸿雁哀。
书生惜日月,欹枕意茫哉。

夜赋作者简介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夜赋翻译及注释

《夜赋》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作品。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病中喜欢清静的夜晚,病态的身躯和孤独的心灵。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夜赋

抱病喜清夜,
形羸心独开。
不知药鼎沸,
错认雨声来。

岁晚灯烛丽,
天长鸿雁哀。
书生惜日月,
欹枕意茫哉。

中文译文:

病中喜欢清静的夜晚,
瘦弱的身体,孤独的心灵。
不知道药鼎在沸腾,
错误地将雨声当作来临。

岁月渐晚,灯烛光辉美丽,
天空漫长,鸿雁凄凉哀叹。
书生珍惜日月光阴,
枕上倚卧,心思茫然迷失。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病中的作者为视角,表达了他对夜晚的钟爱和对生命的思考。作者身体虚弱,但在宁静的夜晚,他的心灵得以自由展开。他感受到夜晚的宁静和清净,这成为他病中的一种喜悦。

诗中提到的“药鼎”是指炉上煮药的铜鼎,作者因病而对外界的事物感觉迟钝,不知道药鼎已经沸腾,表现出他对药物疗效的漠然态度。而他误把雨声当作药鼎的声音,显示出他内心的孤独和对外界的困惑。

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岁月的流逝和作者对时间的感慨。岁月已经晚了,夜晚的灯烛美丽动人,但作者的心中却感到鸿雁的哀叹。这里的灯烛可能象征着短暂的生命和光阴的流逝,而鸿雁的哀叹则是对时光逝去的感慨和对生命的无常的思考。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时间的珍惜和对生命的茫然无措。他作为一个读书人,明白时间的宝贵和有限,但他却无法掌握时间,心思在夜晚的枕边游离,思绪茫然不定。

整首诗抒发了作者在病榻之上的思考和对生命的感慨。通过描绘夜晚的宁静和岁月的流逝,诗人表达了对时光的珍惜和对生命的无奈与茫然。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示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夜赋拼音读音参考

yè fù
夜赋

bào bìng xǐ qīng yè, xíng léi xīn dú kāi.
抱病喜清夜,形羸心独开。
bù zhī yào dǐng fèi, cuò rèn yǔ shēng lái.
不知药鼎沸,错认雨声来。
suì wǎn dēng zhú lì, tiān cháng hóng yàn āi.
岁晚灯烛丽,天长鸿雁哀。
shū shēng xī rì yuè, yī zhěn yì máng zāi.
书生惜日月,欹枕意茫哉。


相关内容:

连雨书事

连雨书事

连雨书事

夜步堤上三首

夜步堤上三首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连雨书事
    白菊生新紫,黄芜失旧青。俱含岁晚恨,併入夜深听。梦寐连萧瑟,更筹乱晦冥。云移过吴越,应为洗......
  • 春雨
    花尽春犹冷,羁心只自惊。孤莺啼永昼,细雨湿高城。扰扰成何事,悠悠送此生。蛛丝闪夕霁,随处有......
  • 夜赋
    泊舟华容县,湖水终夜明。凄然不能寐,左右菰蒲声。穷途事多违,胜处亦心惊。三更萤火闹,万里天......
  • 寒食
    草草随时事,萧萧傍水门。浓阴花照野,寒食柳围村。客袂空佳节,莺声忽故园。不知何处笛,吹恨满......
  • 寒食
    竹篱寒食节,微雨澹春意。喧哗少所便,寂寞今有味。空山花动摇,乱石水经纬。倚杖忽已晚,人生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