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谒金门(和李士举)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朱敦儒
2025-07-23

谒金门(和李士举)

宋代  朱敦儒  

谒金门  

春怎恋。
楼外绿催红殿。
短袖迎风愁半卷。
手寒无处暖。
目断蓬莱宫殿。
引去谁怜惟怨。
相见不如青翅燕。
举头长安远。

谒金门(和李士举)作者简介

朱敦儒 (1081-1159),字希真,洛阳人。历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都官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致仕,居嘉禾。绍兴二十九年(1159)卒。有词三卷,名《樵歌》。朱敦儒获得“词俊”之名,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 (楼钥《跋朱岩壑鹤赋及送闾丘使君诗》)

谒金门(和李士举)翻译及注释

《谒金门(和李士举)》是一首宋代朱敦儒创作的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春天怎么会如此迷恋?楼外的绿色催红了殿宇。短袖在风中迎风飘动,愁苦如卷成了半卷。手指冰寒,无处取暖。眼前看不到蓬莱宫殿,只有离别的悲伤。引领我去的人是谁,只有怨恨。与其相见,不如和青翅燕为伴。抬头仰望,长安遥远。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情感,以及他在长安离别的伤感和远离家乡的思念之情。作者以自然景物和个人感受来描绘春天的美丽和自己的心境,表达了对离别的痛苦和对远方的渴望。

赏析:
《谒金门(和李士举)》以宋代时期的长安为背景,通过对春天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离别家乡的苦闷和对远方的向往之情。诗中描写了楼外的绿色,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但这种美景却让作者感到愁苦和迷茫。短袖迎风飘动,表达了作者内心的不安和忧愁。诗中的手寒无处暖,是对离乡背井的孤独和无助的描绘。眼前看不到蓬莱宫殿,只有离别的悲伤,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远方的渴望。诗中的引去谁怜惟怨,表达了作者对离开家乡的不满和怨恨。相见不如青翅燕,抬头仰望长安远,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向往。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春天景物和表达个人情感,抒发了作者对离别的痛苦和对远方的向往。描写细腻、意境深远,反映了宋代士人的离乡思乡之情,展示了朱敦儒独特的诗意和才华。

谒金门(和李士举)拼音读音参考

yè jīn mén hé lǐ shì jǔ
谒金门(和李士举)

chūn zěn liàn.
春怎恋。
lóu wài lǜ cuī hóng diàn.
楼外绿催红殿。
duǎn xiù yíng fēng chóu bàn juǎn.
短袖迎风愁半卷。
shǒu hán wú chǔ nuǎn.
手寒无处暖。
mù duàn péng lái gōng diàn.
目断蓬莱宫殿。
yǐn qù shuí lián wéi yuàn.
引去谁怜惟怨。
xiāng jiàn bù rú qīng chì yàn.
相见不如青翅燕。
jǔ tóu cháng ān yuǎn.
举头长安远。


相关内容:

临江仙(和子安)

渔家傲

薄媚(排遍第九)

想车音(兀令)

蓦山溪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宴清都(中吕)
    地僻无钟鼓。残灯灭,夜长人倦难度。寒吹断梗,风翻暗雪,洒窗填户。宾鸿谩说传书,算过尽、千俦......
  • 瑞鹧鸪
    雏莺初啭斗尖新。双蕊花娇掌上身。总解满斟偏劝客,多生俱是绮罗人。回波偷顾轻招拍,方响底敲更......
  • 水龙吟(次韵弥大梅词)
    雪中蓓蕾嫣然,美人莫恨春容少。化工消息,只须些子,阳和便了。文杏徒繁,牡丹虽贵,敢夸妍妙。......
  • 胜胜令
    梅风吹粉,柳影摇金。渐看春意入芳林。波明草嫩,据征鞍,晚烟沈。向野馆、愁绪怎禁。过了烧灯,......
  • 满路花
    清都山水客,何事入临安。珍祠天赐与,半生闲。曲池人静,水击赤乌蟠。飞上烟岚顶,三缕明霞照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