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谒孺子祠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赵蕃
2025-07-25

谒孺子祠

宋代  赵蕃  

务创西都弊,宁知此一时。
忠邪争愤嫉,基业竟陵迟。
岂曰忘五就,哀哉逢百罹。
严陵亦同趣,始盛及终衰。

谒孺子祠作者简介

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谒孺子祠翻译及注释

《谒孺子祠》是宋代赵蕃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对时代变迁和人生沧桑的思考,反映了作者对于社会和个人命运的忧虑和感慨。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务创西都弊,
宁知此一时。
忠邪争愤嫉,
基业竟陵迟。
岂曰忘五就,
哀哉逢百罹。
严陵亦同趣,
始盛及终衰。

诗词的诗意是在描述一个衰败的时代和个人命运的曲折。诗人以"务创西都弊"的开篇,抒发了对国家政治和社会风气败坏的忧虑之情。接着,他表达了对于人生沉浮的疑问,暗示了人们对于未来的迷茫。

接下来的两句"忠邪争愤嫉,基业竟陵迟",揭示了社会上忠诚与背叛、争斗与嫉妒的激烈对立,以及个人奋斗事业的不顺遂,暗示了社会动荡和个人命运的困境。

之后的两句"岂曰忘五就,哀哉逢百罹",表达了对于人们忘记过去历史、忽视前人智慧的不满和悲伤。诗人通过对历史的反思和对人生的感慨,揭示了一个人即便有才华和抱负,也难免受到百般困扰和挫折的命运。

最后两句"严陵亦同趣,始盛及终衰",以严陵作为象征,表达了人们在命运中同样面临兴盛和衰落的命运。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对于历史和命运的无常和无奈的思考。

整首诗词通过对于社会和个人命运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时代变迁和人生沧桑的深切感受。诗人以凄凉的笔调,展示了人们在历史长河中的渺小和无力,表达了对于社会风气和人生困境的忧虑和痛惜。这首诗词通过对于人生命运的思考,引发读者对于历史和现实的深思,反映了人类对于命运和历史的永恒关切。

谒孺子祠拼音读音参考

yè rú zǐ cí
谒孺子祠

wù chuàng xī dōu bì, níng zhī cǐ yī shí.
务创西都弊,宁知此一时。
zhōng xié zhēng fèn jí, jī yè jìng líng chí.
忠邪争愤嫉,基业竟陵迟。
qǐ yuē wàng wǔ jiù, āi zāi féng bǎi lí.
岂曰忘五就,哀哉逢百罹。
yán líng yì tóng qù, shǐ shèng jí zhōng shuāi.
严陵亦同趣,始盛及终衰。


相关内容:

夜月

夜过半村李商叟谓不可无所赋为作唐律二首

夜过半村李商叟谓不可无所赋为作唐律二首

夜月

野花


相关热词搜索:孺子
热文观察...
  • 谒孺子祠
    潜德固宜祀,高文宁可埋。凄凉危像设,渍蚀半莓苔。昧尔前贤贵,空令见者哀。欲言宁我听,小立谩......
  • 以旧诗寄投谢昌国三首
    昔在方斋老,南游为我言。庐陵得佳士,康乐有贤孙。许可渠不易,殷勤相与论。元宾虽已矣,所与见......
  • 以旧诗寄投谢昌国三首
    我有江西役,清江公所乡。放舟频下上,欲见苦参商。扁榜书皆到,流传句必香。何当仍大嚼,鼎味也......
  • 以旧诗寄投谢昌国三首
    活法公家论,东莱盖有承。先生真伯仲,小子愧云仍。昧昧鼠为璞,纷纷虫语冰。今朝方见佛,平日谩......
  • 用韵寄孙推官二首
    泪垢悲啼失母雏,可思营室共衔芜。未能因事赋归去,尚此折腰成走趋。岂谓微官堪顾藉,不难征路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