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夜坐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白居易
2025-07-24

夜坐

唐代  白居易  

庭前尽日立到夜,灯下有时坐彻明。
此情不语何人会,时复长吁一两声。

夜坐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夜坐翻译及注释

《夜坐》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白天我整日站在庭院里,直到夜幕降临。
在灯光下,有时我一个人坐着,思绪通达明亮。
这种心情无法言说,有谁能理解?
我不时地叹息一两声。

诗意和赏析:
《夜坐》描绘了一个寂静的夜晚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思索之情。诗中的主人公在庭院中度过了整个白天,直到夜晚来临。夜晚的灯光下,他独自坐着,思绪明亮通达。诗人通过对夜晚的描写,展现出一种寂寥的氛围,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理解的困难。

诗中的"此情不语何人会"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无法用言语表达出来,只有那些能够体会到这种情感的人才能真正理解。这种情感的复杂性和难以言说的特性,使得诗人只能长叹一两声,以发泄内心的郁闷和无奈。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夜晚的情景,通过对时间流逝和思绪的表达,传递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言的苦闷。白居易以他独特的感受和表达方式,将这种情感真实地展现给读者,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情绪和思考。这首诗词凭借其简约而深刻的表达方式,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是一首充满哲理的唐代名篇。

夜坐拼音读音参考

yè zuò
夜坐

tíng qián jǐn rì lì dào yè, dēng xià yǒu shí zuò chè míng.
庭前尽日立到夜,灯下有时坐彻明。
cǐ qíng bù yǔ hé rén huì, shí fù cháng xū yī liǎng shēng.
此情不语何人会,时复长吁一两声。


相关内容:

新秋病起

戏赠萧处士、清禅师

别种东坡花树两绝

百花亭晚望夜归

闻夜砧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临水坐
    昔为东掖垣中客,今作西方社内人。手把杨枝临水坐,闲思往事似前身。...
  • 醉中对红叶
    临风杪秋树,对酒长年人。醉貌如霜叶,虽红不是春。...
  • 感故张仆射诸妓
    黄金不惜买蛾眉,拣得如花三四枝。歌舞教成心力尽,一朝身去不相随。...
  • 赠李兵马使
    身得贰师馀气概,家藏都尉旧诗章。江南别有楼船将,燕颔虬须不姓杨。...
  • 舟行阻风,寄李十一舍人
    扁舟厌泊烟波上,轻策闲寻浦屿间。虎蹋青泥稠似印,风吹白浪大于山。且愁江郡何时到,敢望京都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