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忆长安行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徐夤
2025-07-23

忆长安行

唐代  徐夤  

旧历关中忆废兴,僭奢须戒俭须凭。
火光只是烧秦冢,贼眼何曾视灞陵。
钟鼓煎催人自急,侯王更换恨难胜。
不如坐钓清溪月,心共寒潭一片澄。

忆长安行作者简介

徐夤:字昭梦,福建莆田人。登乾宁进士第,授秘书省正字。依王审知,礼待简略,遂拂衣去,归隐延寿溪(现留于绶溪公园,系莆田二十四景之一)。著有《探龙》、《钓矶》二集,诗二百六十五首。

忆长安行翻译及注释

《忆长安行》是唐代徐夤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忆起过去曾经游历过的关中旧京城,当时废兴之景尚历历在目,虽然时代更迭,但人们仍然需要戒奢以俭朴为基。看着火光只燃烧秦冢之上,怎能容忍贼眼看灞陵。城中的钟鼓催促人们急迫地换来换去,侯王更迭带来的恨意难以战胜。与其如此,不如坐在清溪边垂钓观赏月色,用冷淡心情感悟寒潭湖水的清澈心境。

诗意:
《忆长安行》通过对过去长安城的回忆,传达了作者对废兴时代和贪奢之风的反思,以及对俭朴生活和清澈心灵的讴歌。诗词中所表达的忆旧、戒奢和清心的主题,与唐代文人的时代感受和人文情怀相呼应。

赏析:
《忆长安行》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过去长安城的回忆和对当时社会风俗的批评。诗的前两句“旧历关中忆废兴,僭奢须戒俭须凭。”直接表达了作者对长安城的回忆以及警示今人要戒除奢侈、务实俭朴的态度。接下来两句“火光只是烧秦冢,贼眼何曾视灞陵。”揭示了作者对盗墓行为的谴责,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和文化遗产的珍视。最后两句“钟鼓煎催人自急,侯王更换恨难胜。不如坐钓清溪月,心共寒潭一片澄。”则展示了作者对故弄玄虚的宫廷政治和功利名利的厌倦之情,通过垂钓清溪观月来彰显自己的心性宁静和对自然的倾诉。

整首诗词以虚实结合、点面结合的手法,细腻而意味深长地展现了古都长安的兴衰景象,抒发了作者对浮华世俗的痛心和对俭朴与清澈心灵的向往。诗词在思想内涵和艺术表达上达到了相互协调、相得益彰的效果,是徐夤优秀的作品之一。

忆长安行拼音读音参考

yì cháng ān xíng
忆长安行

jiù lì guān zhōng yì fèi xìng, jiàn shē xū jiè jiǎn xū píng.
旧历关中忆废兴,僭奢须戒俭须凭。
huǒ guāng zhǐ shì shāo qín zhǒng,
火光只是烧秦冢,
zéi yǎn hé zēng shì bà líng.
贼眼何曾视灞陵。
zhōng gǔ jiān cuī rén zì jí, hóu wáng gēng huàn hèn nán shèng.
钟鼓煎催人自急,侯王更换恨难胜。
bù rú zuò diào qīng xī yuè, xīn gòng hán tán yī piàn chéng.
不如坐钓清溪月,心共寒潭一片澄。


相关内容:

笋鞭

绿鬓

赠表弟黄校书辂(昔居临溪今居近市入市五里)

喜雨上主人尚书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寄曹松(一作洛中作)
    莫怪苦吟迟,诗成鬓亦丝。鬓丝犹可染,诗病却难医。山暝云横处,星沈月侧时。冥搜不可得,一句至......
  • 信州闻通寺题僧砌下泉
    细声从峤足,幽淡浸香墀。此境未开日,何人初见时。耗痕延黑藓,净罅吐微澌。应有乔梢鹤,下来当......
  • 李翰林
    谪下三清列八仙,获调羹鼎侍龙颜。吟开锁闼窥天近,醉卧金銮待诏闲。旧隐不归刘备国,旅魂长寄谢......
  • 宫怨二首
    尘满金炉不炷香,黄昏独自立重廊。笙歌何处承恩宠,一一随风入上阳。长门槐柳半萧疏,玉辇沈思恨......
  • 月夕
    月上随人意,人闲月更清。朱楼高百尺,不见到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