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一络索(闺思)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辛弃疾
2025-07-23

一络索(闺思)

宋代  辛弃疾  

婉约  抒情  失意  少女  

羞见鉴鸾孤却,倩人梳掠。
一春长是为花愁,甚夜夜、东风恶。
行绕翠帘珠箔。
锦笺谁讠乇。
玉觞泪满却停觞,怕酒似、郎情薄。

一络索(闺思)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一络索(闺思)翻译及注释

《一络索(闺思)》是宋代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羞见鉴鸾孤却,倩人梳掠。
一春长是为花愁,甚夜夜、东风恶。
行绕翠帘珠箔。
锦笺谁讠乇。
玉觞泪满却停觞,怕酒似、郎情薄。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抒发了作者在闺思中的愁苦之情。诗中通过描写女子羞怯地面对镜子,由侍女替她梳妆打扮的场景,表达了作者思念心上人、对婚姻的期待和忧虑。

诗的开头两句“羞见鉴鸾孤却,倩人梳掠。”描述了女子羞怯地见到照镜子的自己,倚靠在侍女身上,侍女为她梳妆打扮。这种场景体现了女子内心的羞涩和不安。

接下来的两句“一春长是为花愁,甚夜夜、东风恶。”表达了女子对婚姻的思念和忧虑。她长久以来一直为花儿的凋谢而忧愁,每个夜晚都感到东风的凛冽。这里的花愁和东风都是借景抒发作者对婚姻不确定性的担忧。

接下来的两句“行绕翠帘珠箔。锦笺谁讠乇。”描绘了女子行走在翠绿的帘幕之间,帘幕上挂着珠帘和宝箔。她拿起一封锦笺,但不知道写什么。

最后的两句“玉觞泪满却停觞,怕酒似、郎情薄。”揭示了女子的内心痛苦和对心上人的担忧。她在举起玉觞时,泪水满满,但她停止了饮酒,因为她害怕她的心上人并不像酒一样浓厚。

这首诗词通过对女子在闺思中的羞怯、思念和忧虑的描写,传达了作者辛弃疾对婚姻和爱情的复杂感受。同时,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女子内心的纠结和痛苦,展现了辛弃疾独特的情感表达能力。

一络索(闺思)拼音读音参考

yī luò suǒ guī sī
一络索(闺思)

xiū jiàn jiàn luán gū què, qiàn rén shū lüè.
羞见鉴鸾孤却,倩人梳掠。
yī chūn zhǎng shì wèi huā chóu, shén yè yè dōng fēng è.
一春长是为花愁,甚夜夜、东风恶。
xíng rào cuì lián zhū bó.
行绕翠帘珠箔。
jǐn jiān shuí yán tuō.
锦笺谁讠乇。
yù shāng lèi mǎn què tíng shāng, pà jiǔ shì láng qíng báo.
玉觞泪满却停觞,怕酒似、郎情薄。


相关内容:

生查子(民瞻见和,复用前韵)

江神子(夜凉对景)

蝶恋花(暮春)

长相思(春浓)

临江仙(吴宰生日)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最高楼(和杨民瞻席上用前韵赋牡丹)
    西园买,谁载万金归。多病胜游稀。风斜画烛天香夜,凉生翠盖酒酣时。待重寻,居士谱,谪仙诗。看......
  • 好事近(次卢漕国华七夕韵)
    急雨逐骄阳,洗出长空新月。更对银河风露,觉今宵都别。不须乞巧拜中庭,枉共天孙说。且信平生拙......
  • 青玉案(德远归越因作此饯行)
    东门杨柳空盈路。繁得征鞍能驻不。暗绿枝头新过雨。柔丝千尺,乳莺百啭,似怨行人去。行人去后知......
  • 喜迁莺(上魏安抚)
    商飚轻透。动帘幕飞梧,乱飘庭_。瑞气氤氲,沈檀初爇,烟喷宝台金兽。黄花美酒。天教占得,先他......
  • 菩萨蛮
    日高犹恋珊瑚枕。羞红不忿花如锦。双燕运芹泥。燕归人未归。纵饶梳洗罢。朱户何曾跨。寂寞小房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