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ìng shēng chóng
成语解释: | 比喻自己胸无主张,随声附和他人。 |
---|---|
成语出处: | 唐·刘束《隋唐嘉话》:“有患应声病者,问医官苏澄,……过至他药,复应如初。澄因为处方,以此药为主,其病自除。” |
常用程度: | 常用成语 |
感情色彩: | 贬义成语 |
成语用法: | 作宾语、定语;指没主见的人 |
成语结构: | 偏正式成语 |
产生年代: | 古代成语 |
成语例子: | 已无特见,一一随人之声而和之,譬之应声虫焉。(明 田艺蘅《留青日札摘抄》卷四) |
词语分开解释
应声 : 1.随着声音。形容快速。
2.出声回答。
3.指同声或相隔八度的音相应。物理学上称为"共振"。
4.隋代所订"八音之乐"之一。
虫 : 虫(蟲)chóng节肢动物的一类:昆虫。益虫。雕虫小技(喻微不足道的技能)。动物的通称:大虫( 详细>>
虫 : 虫(蟲)chóng节肢动物的一类:昆虫。益虫。雕虫小技(喻微不足道的技能)。动物的通称:大虫( 详细>>
应声虫是什么意思

传说唐·宋时有人患怪病,腹内生虫;人说话,虫即小声应之,是为应声虫。
比喻自己无主见,只知随声附和的人。
国语辞典随声答和的昆虫。本指唐代洛州人士所得的怪病,每发言则喉中有回应之声。见唐.张鷟《朝野佥载.卷一》。后比喻胸无定见,随声附和的人。明.田艺蘅《留青日札摘抄.卷四.非文事》:「已无特见,一一随人之声而和之,譬之应声虫焉。」
以上参考资料就是本汉语词典详细汇总的成语应声虫的解释含义,如有错漏请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
相关内容:
弃瑕忘过
薏苡之谗
晚节不终
缓急相济
例字组词_怎么组词_开头或结尾及中间的组词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