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鹦鹉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张祜
2025-07-25

鹦鹉

唐代  张祜  

栖栖南越鸟,色丽思沈淫。
暮隔碧云海,春依红树林。
雕笼悲敛翅,画阁岂关心。
无事能言语,人闻怨恨深。

鹦鹉作者简介

张祜 字承吉,邢台清河人,唐代著名诗人。出生在清河张氏望族,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张祜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以是得名,《全唐诗》收录其349首诗歌。

鹦鹉翻译及注释

《鹦鹉》是唐代诗人张祜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文译文:
栖栖南越鸟,
色丽思沈淫。
暮隔碧云海,
春依红树林。
雕笼悲敛翅,
画阁岂关心。
无事能言语,
人闻怨恨深。

诗意解读:
这首诗以鹦鹉为主题,通过描绘鹦鹉的形象和心情,表达了作者对困境、禁锢和无言的哀怨之情。

赏析:
诗的开头写道,“栖栖南越鸟,色丽思沈淫。”鹦鹉栖息在南越地区,它们有着美丽的羽色,但却思念着自由的天空,感到沉闷和困顿。

接着诗人写道,“暮隔碧云海,春依红树林。”这句描述了鹦鹉所面对的困境。它们被困在雕刻的笼子中,无法自由飞翔,只能望着碧蓝的天空和翠绿的树林,心生依恋之情。

“雕笼悲敛翅,画阁岂关心。”这两句表达了鹦鹉的哀怨之情。雕刻的笼子限制了鹦鹉展翅高飞的能力,而周围的人们却对此毫不关心,他们不理解鹦鹉内心的悲伤。

最后两句“无事能言语,人闻怨恨深”,表达了鹦鹉无法用语言表达内心的苦闷和不满,但人们通过鹦鹉的表情和声音,能感受到它们内心的怨恨和痛苦。

整首诗以鹦鹉为形象,抒发了作者对禁锢、困境和无言哀怨的思考和感受。通过描绘鹦鹉的形象和心情,表达了作者对人们对待弱者的冷漠和无知的批判。鹦鹉在诗中成为了一种象征,代表了那些受到束缚和压抑的个体,通过诗人的笔触,传递出了一种对自由和解放的渴望。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深情的意境,表达了作者对困境和无声的呐喊,引发人们对自由和人性的思考。

鹦鹉拼音读音参考

yīng wǔ
鹦鹉

xī xī nán yuè niǎo, sè lì sī shěn yín.
栖栖南越鸟,色丽思沈淫。
mù gé bì yún hǎi, chūn yī hóng shù lín.
暮隔碧云海,春依红树林。
diāo lóng bēi liǎn chì, huà gé qǐ guān xīn.
雕笼悲敛翅,画阁岂关心。
wú shì néng yán yǔ, rén wén yuàn hèn shēn.
无事能言语,人闻怨恨深。


相关内容:

思归乐二首

司马相如琴歌

享太庙乐章

秋日病中

送皇甫司录赴黔南幕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观宋州于使君家乐琵琶
    历历四弦分,重来上界闻。玉盘飞夜雹,金磬入秋云。陇雾笳凝水,砂风雁咽群。不堪天塞恨,青冢是......
  • 游地肺
    市朝扰扰千古,林壑冥冥四贤。黄鹤不归丹灶,白云自养芝田。溪滩永夜流月,羽翼清秋在天。高迹无......
  • 首阳竹
    首阳山下路,孤竹节长存。为问无心草,如何庇本根。...
  • 襄阳乐
    大堤花月夜,长江春水流。东风正上信,春夜特来游。...
  • 鹭鸶
    深窥思不穷,揭趾浅沙中。一点山光净,孤飞潭影空。暗栖松叶露,双下蓼花风。好是沧波侣,垂丝趣......